漢族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名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后,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 清潘龍陛《帝京歲時記勝》:“二日為龍抬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都人用棗糕、麥米等油煎為食,曰薰蟲。”
二月初二龍抬頭是什么意思?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7-02-03
“二月二,龍抬頭”是一句古老的諺語.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即黃道帶.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4象或4神),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于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和‘青龍節’.
擴展資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