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實踐反思,每學年組織一次教育敘事、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展評活動。
(5)強化教研,鼓勵并定量讓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或報告,積極申請國省市縣校五級課題研究。
15、搭建網絡研修平臺。充分利用國省市縣校網絡資源及網絡培訓平臺為教師校本研修搭建網絡研修平臺,并且加強和拓展教師自主研修的內容及形式。
(1)學校完善電教平臺,充實資源庫,開通校園網和班班通,為教師教育教學教研提供便捷的網絡學習的平臺。
(2)鼓勵教師報名參加“陜西省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國培計劃培訓”與“陽光師訓”培訓學習。
(3)建立校內學科QQ群,加入省校本研修QQ群,及時了解校本研修動態。
(四)繼續實施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打造成學校校本研修工作亮點項目。
16、繼續堅持實施“結對幫扶,青藍共進”工程。培訓解決的是共性問題,教師個性化的成長還需要個性化地指導,“青藍工程”就是最好的模式。我們繼續對每位新招聘的青年教師安排一名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為指導老師,實行青藍結對。
17、繼續堅持“聚焦課堂,崗位練兵”培養方式。課堂既是教師專業水平展示的舞臺,也是專業歷練的平臺。學校通過開展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賽教課等形式多樣課堂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突出培訓的時效性,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五)規范管理,重視過程,建立校本研修學時登記制度。
18、建立學時記載臺帳。教務處要明確自身是校本研修的執行主體,要明確責任,強化過程,把學校對教師個人進行的各種學習培訓、各類研修等活動要建立臺帳如實記載,要重視檔案建設,作為學時記載佐證;要建立教師校本研修學時統計一覽表,公開透明,對教師研修過程進行有效記錄和督促。
19、規范認定學時辦法。依據校本研修實際,學校對教師校本研修學時認定作如下規定:
(1)校本培訓活動:校本或外聘專家講座的專題培訓活動,主講人交講稿,參培者交心得或會議筆記,學校教務處填寫《白灣子鎮學校校本研修校內培訓活動記錄表》,按1小時計1學時,若校內專家主講,主講人與參培者按4:1計學時。
(2)集中培訓活動:學校派出在校外培訓、進修、業務活動等,由培訓單位出示證明,本人交學習心得,予以登記學時,未注明學時的按實際活動天數每天計8學時。參加國省市縣組織的遠程網絡培訓,按培訓機構的證件登記學時。
(3)校本教研活動
校內各教研組活動應該有考勤、有活動記錄。組織者和參加者每次均計1學時。
承擔公開課者、示范課者需提交教學設計、說課稿和課后反思,登記教學課題,計4學時。
(4)研修成果
A、反思研究成果:教師上交獨立完成的教育教學敘事、教育隨筆、教學反思,內容具有新穎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論理,一篇字數1000以上,計4學時,登記題目、類型。
B、教學設計成果:教師上交獨立完成的教學設計(含學案、課件),一篇字數800以上,計4學時。登記題目、類型。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內每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計10學時。登記題目、課時、課件。
以上成果,均以學校篩選后裝訂成冊為準,每學年每人限1篇。
C、教育科研成果:
①論文或報告。教師獨立完成的論文或報告,格式內容符合要求,一篇字數2000以上,在縣級以上獲獎,登記題目、類型、獲獎等次,分別按一、二、三等獎計12、8、4學時;在正式教育期刊發表,國家級省級或市級分別計16、14、12學時。同篇只計一次最高等次,每學年認定1篇。
②課題研究。課題是指國省市縣四級批準研究并結題的課題,登記課題申報批準及課題結題批準的文件、課題名稱、研究起止時間;課題主持人及主筆(各1人),按國省級、市縣級計40、30學時;課題主要參與者,按國省級、市縣級計20、15學時。
D、教師專業知識考試成績按比例記分:前三分之一記3學時,后三分之一記1學時,中間記2學時。
(六)建立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的激勵評價機制。
20、建立獎勵評價機制。為強化校本研修工作的時效性、長期性,讓校本研修工作得到學校的重視與支持,得到全體教師的認可并積極參與,成為學校每學年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成為常態性工作,形成一種良好的運行機制,學校對每學年度在校本研修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和部門納入學校全盤中給予獎勵。
21、設置校本研修專項獎勵。根據校本研修工作性質與工作內容,學校設置個人自主研修項目單項獎、指導教師單項獎、校本教研先進個人、先進教研組長、先進教研組等獎項。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啟動階段(2012年6月)。
——制定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召開校本研修動員大會;
——制定相關的制度;
——成立有關機構和專家引領團隊,分解任務,落實職責;
(二)項目實施階段(2012年8月—2015年)。
——每年開展校本研修工作;
——制定校本研修考核評估辦法,加強過程督導;
——加強過程檔案整理與學時記載;
(三)總結評估階段(2016年)。
——總結校本研修經驗,爭取取得全省的表彰。
——形成白灣子鎮學校教師校本研修長效運行機制;
五、總體要求
22、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校本研修室國省市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科研強校是學校辦學的重要方針,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且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各處室、各教研組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精心策劃,廣泛動員,合理安排,扎實推進;全體教師要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培訓與研修,把校本研修作為自己專業成長重要途徑。
23、健全制度,強化落實。要根據本方案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確立目標,制定計劃,創設平臺,加強過程督促與檢查,力求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所受益,既能明顯看到自己職業成長,又能看到有自己榮譽成果;使學校名師云集,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24、規范程序,加強管理。校本研修有別于教學工作有教學常規,而是不定時非常規,重在創設平臺,開展活動;重在鼓勵引導,積極參與;重在過程記載,學時登記;重在收集整理,推出成果。學校教科研要加強過程管理,規范各種臺帳檔案,使學校校本研修工作有成果,有創新,有特色。
更多熱門活動方案推薦:
4.2016年小學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