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1
11月7日,xx省第二屆初中課博會暨高效課堂學術報告會在遂寧安居育才學校舉行,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五個學科的課堂教學比賽、專家評課、導課活動及課改交流活動等,我校張永麗老師參加了數學學科的教學比賽,獲一等獎。根據學校安排,我參加了這次數學課堂教學比賽、專家評課的觀摩活動,獲益匪淺。現將本次觀摩活動的感悟與體會匯報如下:
感悟之一:關于對課程的新理解——綜合與實踐課的教學設計與展示
本次教學比賽,共有14位選手參加,分A、B兩組同時進行。采取同課異構的方式,內容為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綜合與實踐課《制作包裝盒》,目的重在探究綜合與實踐課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展示及效果的評價。根據同行的介紹,我重點選擇在xx有影響的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廣安鄰水實驗學校、廣元大東英才學校、夾江外語學校、攀枝花外語學校、遂寧安居育才學校和重慶川巴中學等七位老師的課,通過學習,在以下幾方面很受啟發:
1、注重情境創設。在情境創設中,有的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包裝盒,使學生在充滿親切感中進入學習;有的老師用多媒體播放“生日歌”,觀看精美的生日禮物包裝盒,在溫馨的氛圍下進入課題學習;有的老師用多媒體直擊社會熱點——過度包裝,為自做包裝盒、提倡節約意識提供素材。這些導入都說明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學習它具有積極意義。
2、注重重點難點的突破。本課的難點有兩個:一是如何突破從“三維”——“二維”——“三維”的思維過程;二是如何處理數據(即包裝盒制作過程中的數量關系)。為了突破這兩個難點,參賽選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通過觀察實物,再展開,再設計,最后再制作,循序漸進,降低了難度;有的深入工廠學習生產包裝盒的工藝流程,介紹專業術語,可謂用情之深,令人敬佩;有的將制作包裝盒抽象成一個數學問題,并設計最優方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謂匠心獨具。通過聽課,我學習到了關于教學設計的一些思路與方法。
3、注重小組的合作學習。本課是一堂實踐操作課,學生的動手實踐必不可少。如何在小組中合理分工,目標明確,才能達到有效合作,有序操作,這也老師的智慧。有的將小組成員分為組長、數據記錄員、操作員、匯報員等,思維縝密,考慮周詳,令人驚嘆!
4、注重小組的展示交流。每個老師都注重小組的展示交流環節。學生的'展示,突出了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還對作品賦予新的含義:如將作品送給班主任,表達對老師的教育之恩;將制作的包裝盒稱為夢想盒,寄予自己遠大理想,這里體現了情感價值教學目標,也突出了數學課堂的德育功能。
感悟之二:關于對課堂評價的新理解——評課的內容與評價視點
賽課結束后,我們有幸聆聽了陳明華教授對參賽課堂的評課。陳明華教授認為,評課應分為四個方面:教學的準備及達成狀況評價;教學中教學技能與能力狀況評價;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效果評價;課堂中組織與管理狀況評價。通過學習,我明白評課的一些維度:
教學的準備及達成狀況評價視點:(1)依據(教材、學情、目標);(2)表述(準確、完整);(3)重難點;(4)在課堂中的達成情況。
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開發的評價視點:(1)教學內容處理(組織、增刪、補充、拓展);(2)課程資源的開發(鄉土資源、生活資源、歷史資源、知識資源)
數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1)數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2)教學活動的狀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3)教學活動的效果(知識理解、知識鞏固、能力培養、感情變化);(4)教學活動的可操作性(簡便、直觀、易行、時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的四種教學能力展示:(1)數學語言(語言表達——提問、交流;語言感覺——節奏、音調;肢體語言);(2)教學方法(提問、對話、分析、討論、交流、總結;積極性、邏輯性、有序性、突出性、反思性);(3)教學技藝(板書、實驗操作、多媒體操作);(4)教師風貌(精神風貌、氣質神態)。學生學習狀態評價視角:(1)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面、參與度、持久性);(2)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認真);(3)學生的學習效果(回答問題、課堂練習、知識建構、情感態度)。
感悟之三:關于對課改的新認識——幾點思考
1、課改對教學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多媒體技術是目前很多老師急迫解決的問題,教學中要靈活選擇使用多媒體。
2、課改更講究課堂效率。高效課堂是老師們追求的目標,根據我校的實際,我們更應注重數學課堂的過手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中收獲更多。
3、對課改要有敏銳性與前瞻性。目前,部分省市對高考英語分數做調整,那么,決定分數的關鍵很大程度在數學學科。因此,如何在初中打好基礎尤為重要。安居育才中學他們在初一就設置了10個數奧班,其中,3、4班是數奧的精英班。
這些改變,無疑對我們有更多的啟示。
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使我在教學設計、教學思考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獲,這對于指導自己今后的教學很有幫助!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2
12月上旬,我有幸隨同李園長、徐主任一同前往南京市第五幼兒園,觀摩南京市電教館、教研室聯合主辦的數字化學習專題匯報及展示活動。
來到第五幼兒園,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五幼的體感游戲展示,觸控游戲區域的大屏幕,孩子操作得心應手,進入會場,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正用數字畫板進行美術、游戲活動。接著觀摩了兩節平板教學活動,數學活動《動物園之旅》、綜合活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老師們初步嘗試平板電腦進課堂,在網絡環境下一生一平板的學習新方式。并通過在PAD上玩拼圖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聯想,了解各種圖案;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主動探索并交流歸納出圖形與數量,并在活動中感受數學探究的樂趣。幼兒在平板操作中自主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并在虛擬環境中發展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南京市第五幼兒園蔡小榮園長做了題為“e路走來、共同成長”的數字化學習實驗的專題匯報。她從搭建幼兒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幼兒走近e學習;建立網上實體圖書館,開創e形式閱讀;創建e學習資源庫、分享e學習資源;創設體感游戲區域,實現以兒童為中心的多模態交互學習四個方面闡述了五幼“e”學習試點項目進程,提出了建立幼兒園與企業公司、教研部門、高校專家組成四方聯合圈共同研究在幼兒園開展數字化學習的方法和模式。
隨后來自南京市教研室的教研員劉萍老師對兩節教學活動做了精彩的點評,從三個關注――關注兒童的年齡特點、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關注兒童的'自主發展,和一個立足點――立足兒童的已有經驗對活動進行了剖析。
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并深刻的理解到,數字化教學是為了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兒童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生成。幼兒園教育作為幼兒成長的奠基階段,我們也應該緊跟教育的時代潮流。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字化電教媒體等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幼兒園教育教學領域。數字化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能更快速、更準確地傳遞教學信息,與幼兒的認識水平和思維方式相適應。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學改革新途徑。 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數字化等手段,充分發揮數字化的優勢,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直覺感受刺激的重要手段。
作為現代化的老師,我們應該繼續努力探索,用信息化推動技術與教育的有效融合,用現代教育技術點燃幼兒的創造力,實現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3
20xx年3月29日至4月2日,我有幸參加我們實驗學校組織的外出觀摩學習活動。這次我們是到全國教育改革領軍地區江浙滬名校---上海閘北八中,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上海建平中學,蘇州十中,杭州長河小學,杭州二中和杭州江南實驗學校等參觀學習,被這些優美的教學環境、人性化的校園文化所陶醉。在這短短的一周學習之旅,我的收獲頗多。
我們首先來到中國成功教育的發祥地———上海閘北八中。該校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三個相信: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即通過讓學生不斷產生成功的情感體驗,使其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主動開發內在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進而為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本素質的準備。為此,學校為學生們提供了許多體驗成功的平臺:陽光體育活動天天練,文藝節目周周演,才藝表演月月賽等等。成功教育能否實施成功,關鍵是教師隊伍。對此,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認為:既然成功教育的思想是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那么校領導首先就應該對教師做到這“三個相信”。學校組織每個教師談自
己的成功教育的事例,把教師們原本不自覺的成功教育變為自覺的成功教育,激勵教師制定自我發展目標。除此之外,還要給予教師切實的指導。例如,把老教師創設課件供年輕教師分享,年輕教師加以改進并運用,大大加快了年輕教師的成長。
像上海閘北八中一樣,上海建平中學、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蘇州十中、杭州長河小學、杭州二中和杭州江南實驗學校,都不愧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榜樣。都是以合格加特長,規范加選擇的辦學模式,學校立足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業的有效性”,嚴格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的活動、休息和睡眠時間。在“德育課程化”的教育活動中,每個年級、每個學期設定不同的教育重點,實現層次化的德育工作目標,采用新生訓練營、報告會、辯論賽、長見識課、體驗式的拓展活動、體育周、藝術團、文學社等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成長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像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成立了“江南少年文學院”、“江南少年藝體學院”、“江南少年消防大隊”、“江南少年科學院”,發展了學生各方面的興趣和特長。“江南踏歌行”綜合實踐活動,堅持每周一次師生外出融入社會、融入大自然,既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和體魄,深得學生和家長的贊賞。
另外,我對上海世博家園實驗小學的一次課前誦讀,留下深刻印象。其一,小學生們是有表情、有動作、有小組加全體地誦讀一段文章;其二,學生們接著拍著小手說唱到:叮鈴鈴,上課了。課本文具放整齊,坐端正,認真聽,要發言,先舉手,課堂紀律要遵守。老師說話看老師,老師寫字看黑板,同學說話看同學,自己看書看課本。學生們通過說唱的形式,把如何上課聽講的良好品質,牢記心中。這種養成教育方式,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感受,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更加努力,提高素質,完善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不虛此行。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4
10月11日到18日,我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教育服務中心培訓中心教舉辦的《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進、教法改進、教研改進策略研討暨上海教學行為改進名校觀摩考察》。研討會中,親耳聆聽了多位專家關于課堂改進、教法改進、教研改進策略的學術報告,親眼目睹了多所學校的課堂、教法、教研研修成果,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在此由衷感謝學校領導讓我們8位教師參加這樣一次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并在實踐中落實,為我校的教學教研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一、專家引領——借力登高,登高而望遠
本次研討會,首先聆聽了四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讓我切身體會到何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專家的報告就像黑夜中的指路明燈,就像大海上漂泊船只的領航員,讓我對課堂、教法和教研的實踐策略有了一次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1.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顧泠沅教授——《課堂視野中的教師及其指導者》 顧教授圍繞“名優教師何處來”、“ 課堂有何新進步”、“ 指導工作如何做”三個問題進行闡述。在講到“名優教師”問題時,闡釋了課堂中歷練的行動學習范式。他重點強調了“在課堂中做正確的事”,教師需要有課例的專業引領,名優教師更需對案例作深度解讀;教師需要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名優教師更需要用行動回答討論中的困惑,從而提出了“深入學科”和“基點下沉”這兩個基本理念。同時,顧教授講到了校本研修的四項基本技能,即公開自我的技能、傾聽與回應的.技能、問題聚焦的技能、設計與改進的技能。顧教授在解讀第二個問題時,明確了如今的課堂變革中為學而教時代走向日益凸顯。并以獨立學習的試驗為例,剖析了為學而教的模型。最后,顧泠遠教授就指導工作的不斷設計與改進問題,提出了一些策略與方法。在深入開展大量的教育教學試驗的基礎上,顧教授將理論化難為簡,學員們深受啟發。顧教授雖已年逾古稀,但是精神矍鑠,兩個鐘頭的報告始終激情洋溢,讓大家深深感受了一位教育家的睿智與活力。
2. 全國著名教育教學專家、上海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院長——《教師教學執行力》
從程院長身上使我們感受到了教育和教學的前景,使我們領略了教育的真諦。 程院長從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專家的要求、教師與學生的視角等,分別闡述教學五環節中的“備課、上課、作業練習、反饋輔導及測試評價”。 在備課方面,他引用專家評論,指出老師的備課應該“腦中有綱”、“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數”。 他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教師準備教學的內容目標、教學方式方法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闡述,也通過具體實例分析了老師們備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給出了許多可行性的改進意見。上課方面,程院長主要從“基本目標的明確”、“課堂評價”、“實施取向”、“多元模式”及要關注的幾個環節入手。
二、深入學校——聚焦課堂,提升品次
本次研討會還參觀了四所學校,走進了他們的課堂,了解他們校本教研的作法及成效,拓寬了我的視野,更讓我明白了新課程下課堂、教法、教研改進的重要性。
走進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聆聽了張人利校長的報告,觀摩了兩節原汁原味的特色課后,讓我對該校的特色——后“茶館式”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后“茶館式”教學就是一個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變從“書中學”的一種學習方式為“書中學”與“做中學”兩種學習方式,它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完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教學的價值取向更加明確”。它主要是以“議”為核心,具有以下兩個特征:學生自己學得懂的內容教師不講,老師講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學生不懂的;盡可能暴露學生的潛意識,尤為關注“相異構想”的發展與解決。張校長還用一系列數據證實了這種學習方式的優越性,聽著張校長列舉的一系列遙遙領先的數據,我不禁驚訝,也忍不住感慨:在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動腦、會動手、會合作、會交流,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教育嗎?
在這一次外出考察學習、聽了的報告和觀摩課之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做到一下幾點:
第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育水平
利用學校倡導教師讀書之余,廣泛閱讀,一是多讀教育教學期刊,隨時了解教改信息,教改動態。二是有系統地讀些教育專著,比如在教改方面卓有成就的中青年教育精英的著作,如魏書生、于漪、李鎮西等人,從他們的教育思想與教學實踐中受到啟發。三是參加高質量的進修培訓。
第二,努力鉆研,跟上教改步伐
新課改,新教材,再不能沿用老框框,唱老調調,要研究要適應,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學生,要勇于接受挑戰。不能教材變了,教法不變,學生變了,思維不變。面對研究性學習,如何利用媒體資源,為學生搭建研究的平臺,如何指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等,這些新問題,新事物,都需要我們不斷鉆研,勤奮努力,不僅把這些當作常規工作去做,更要當作對自我的一種挑戰。
第三,尊重學生,平等相處
教師應該用豐富的學識激勵學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這里的人格,并不是已往文人的‘清高”,也不是神圣的權威,而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對話與交流。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應是學識豐富、充滿睿智與激情,有正義感有責任心的大朋友。教師應該時時關注學生,成為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思想上的引路人。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理解學生,理解了學生,才能平等相處。當學生遇困難產生困惑時,第一個想到找你一一你就成功了。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活動心得】相關文章:
學習數字化的心得07-11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1-14
半日觀摩活動心得07-05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1-17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5篇11-25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09-17
半日幼兒園觀摩活動方案03-16
觀摩活動方案03-11
語文觀摩學習心得體會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