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入情入境閱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間令人震撼的情。
2.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3.收集戰爭期間令人感動的人或事。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地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資料交流,初融情感
1.兩國人民在戰火紛飛中結下深厚的友誼,在列車開動的一剎那,心中的激情噴涌而出,這惜別的場面真讓人感慨萬千,同學們也收集了相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人間真情吧。
2.交流資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
1.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草地深處,翻開發黃的歷史,再現當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魚鉤吧。齊讀課題。
2.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說說這魚鉤是什么樣子?
3.齊讀句子: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魚鉤。
4.就是這個小小的魚鉤,挽救了三個瀕臨死亡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默讀課文,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5.把你感動的句子勾畫出來,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讓人感動的故事啊,在老班長、戰士之間,這深深的'
戰友情是他們戰勝重重困難的力量,是他們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濃濃暖意,讀了這個故事,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7.說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這篇文章有什么寫作特點?
(1)巧妙地點明主題。
(2)典型人物的刻畫。
(3)精彩的對話描寫。
(4)動人的真情實感。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2
內容提要:
《金色的魚鉤》是聾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課的課文。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表現了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教學根據課文的特點,抓住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等描寫,使用閱讀、交流、感悟等方法,使學生在讀書中理解了課文,實現了教學目標的設定。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大力倡導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教學案例把過程本身作為一個課程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在自讀自悟中,讓學生感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關鍵詞:朗讀感悟體會情感升華理解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喜出望外、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教育。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老班長的高大形象。
難點: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案例描述: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在革命戰爭年代,發生過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們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
的解放事業付出了太多太多,特別是在艱苦的長征時期,閃動著一個個鮮活的光輝革命形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位紅軍,去拜讀他那可歌可泣的故事吧!
(板書課題:金色的魚鉤)
2、揭題。由題目你會想到什么?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檢查閱讀效果。
2、學生再次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讓學生暢談讀后的感受,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為后面的學習創造條件。)三、精讀品析,體會情感
1、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為什么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瘦得比我們還厲害呢。”
(四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2)“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熱情鼓勵著我們。”
(這句話充分地說明了老班長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點評: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既釋放了學生的情感,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體會情感的突破口。)
3、學習“哽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1)指名朗讀,讀后議論:這個段落什么地方令你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哽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2)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4、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1)指名朗讀,讀后議論:這個段落什么地方令你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靠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顆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5、學習“耐心勸導小梁”片段。“小聲點兒,小梁!咱倆是共產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人交給我我怎么去向黨報告呢?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
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難出來啦’?”
(1)說出內心感受,為什么讓你感動?
(2)讀出自己的感受。
6、學習“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1)學生讀課文,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盆,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不過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7、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1)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
(2)說出內心感受。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不忘奉獻最后一份光和熱)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注意讀出老班長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戰士們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最后悲痛欲絕的呼喊)
(點評:通過對文中的重點片段,在朗讀的基礎上實行體會,讓學生感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8、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它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著老班長關心同志、舍己為人、終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點評:通過對中心句的體味,既解釋了題目,突破了難點,又使學生的情感自然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四、課堂小結
1、學生間交流學完本課后的感受。
2、學生將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有感情地讀給其他同學聽。
(點評:讓學生系統地總結課文,延伸文本,升華情感。)
案例分析與反思:
《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實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我在教學中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我先讓學生做好預習,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快
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什么地方令你感動?這三個問題給了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最大空間。這樣,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表達,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我再讓學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進一步體會
老班長的光輝形象。
3、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實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情。整堂課,學生能自由地默讀,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達。學生自主地投入閱讀實踐,才會讀得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銹、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要人物
1、出示長征系列圖片,思考:這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事情? 長征,當我們感嘆紅軍創造的這一奇跡時,也應該去看看這偉大奇跡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讓我們來認識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課文中對老班長的描寫:他,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2、這是屬于哪一種描寫方法?這描寫的是誰? 明確:外貌描寫 大家親切的稱呼他為“老班長”。他是一位普通的紅軍戰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輕戰士生命的英雄。
3、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英雄人物,齊讀課題(板書),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故事主角是老班長,那又為何以魚鉤作題?魚鉤又怎么會是金色的呢?
4、回顧自主學習的方法:文章讀薄、重點讀厚、主題讀透
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將文本讀薄
1、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借助六要素簡要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2、在我們解開魚鉤與老班長之間的謎底之前,先來將這些詞語讀準確: 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銹、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課文各要素,并將六要素連起來。概括就是去煩就簡,這是略讀課文重要的學習方法。我們大家一起把它們連成一句話,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總結:1935年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三個紅軍傷員,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自己卻犧牲了。
三、以老班長的外貌為主線,將重點讀厚。
(一)抓住老班長的外貌變化,體會老班長的形象
1、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在文中作標記。
2、第一處:“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①大家讀一讀,發現了什么?是啊,一個快四十的人怎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②你讀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小結:可想而知,在長征途中他必定是飽經風霜,多么平凡樸素的一位紅軍戰士啊!
3、第二處:“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
①看到的老班長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什么叫“合不攏眼”?老班長又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請你給大家解釋解釋。
②是的,饑餓正一步步的向他們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將有生命危險。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大草原。(圖片理解困境)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們也將長眠于此,你說,老班長還能睡得著嗎?他們能甘心放棄嗎?多少人在等著他們走出草地?
④正當老班長為找不到吃的而憂慮時他發現了什么而變得喜出望外?他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這一憂一喜之間,你看出來這是一個怎樣的紅軍戰士啊!(板書:盡職盡責)
4、第三處:“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①是什么原因,老班長的笑容收斂了?他在擔心什么?僅僅是擔心他們不喝嗎? 是啊,還擔心他們沒有體力支撐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擔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
②當他看到我們吃完,臉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憂一喜,說明了什么?,這是一個舍己為人的紅軍戰士!(板書:舍己為人)
5、第四處:這魚湯,他自己有沒有喝過一口?我們來看看,老班長最后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板書:忠于革命)
6、結合板書小結:從老班長外貌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紅軍戰士?
(二)感受其他描寫,加深體會
故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蘊含著感人至深的情,把讓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來,動情地和同桌相互讀一讀,再來感受老班長這份深深的愛。 預設以下幾個方面。
1、老班長吃魚骨頭的畫面(6、7、8自然段) 為什么讓你感動?是啊,我們和你一樣體會到了老班長為別人著想的可貴品質。你能用通過朗讀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達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感動。
2、老班長嚴厲勸“我”吃魚湯。(21、22自然段)
①當時已經發現了秘密的“我”,能喝下這碗魚湯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出示“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句子的?
②老班長又是怎么勸我的?
(出示老班長的語言描寫: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重點體會:最后這句話,以及“嚴厲地”,暗示小梁,要他記牢“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從中感受老班長崇高的犧牲精神。感受老班長的心情讀老班長的語言描寫。
③ 我明白老班長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魚湯“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這千斤重的.心情讀出來嗎?
3、每天只吃草根和魚骨頭,老班長的身體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長,就在我們要走出草地時意外發生了。
出示第28自然段。
①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②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是啊,當生命垂危的時候,老班長竟然想到的還是3個小戰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真是一個好戰士啊!
③讓我們來分角色朗讀。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復述板書: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盡職盡責)
四、品味“金色”,將主題讀透
1、引讀最后一段: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擦干了眼淚。
2、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成的釣魚鉤。你說,這魚鉤不就是班長生命的象征嗎?是這小小的魚鉤,釣到了挽救戰士生命的小魚,是這看似平凡的老班長,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三個小戰士的生存的希望!
3、回味質疑:現在你能理解為什么說長滿了紅繡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了嗎? 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凝結了老紅軍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貴品質;長滿紅銹的鐵魚鉤,體現了紅軍戰士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長滿紅銹的魚鉤見證了紅軍戰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艱苦歷程,表現了戰友之間偉大的愛。
五、讀長征詩,總結全文
這不是一枚普通的魚鉤,萬分沉重。這魚鉤,是是一種深深地懷念,還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對一代代享受著美好生活的人們的教育呀!在長征途中有多少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今天,讓我們用一首我們學過的毛主席的詩《七律長征》一起來緬懷他們!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盡職盡責 老班長
舍己為人 金色 魚鉤 忠于革命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4
15金色的魚鉤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復述課文。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精神。
3、認識本課12個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教學重點: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課前準備: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初讀課文
1、出示課題:金色的魚鉤。
(1)朗讀課題,應該強調哪個詞?
(2)讀到“金色”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語感,說自己想到的,教師可以引導:光明、燦爛、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語言表達可以多種多樣,也不要求過分簡練,大致的意思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2)讀了課文你有哪些疑問?
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重點出示兩個問題:
①為什么說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②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思考: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當“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時,老班長接受了一個什么任務?當時指導員是怎么囑咐的?
2、出示句子:“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么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
“上級”就是“領導”,“上級”怎么會又是“保姆”和“勤務員”呢?指導員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長既是“上級”,要在遇到困難時安撫小戰士的情緒,要不斷鼓勵病號戰勝困難,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難面前想方設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務員”一樣時時處處關心照顧小戰士們。
3、同學們,要完成這一任務容易嗎?再讀課文,想想老班長在完成任務時要碰到哪些困難?
4、為了完成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任務,老班長是怎么做的?
學生抓住課文句子和內容自由討論。
5、這是一位怎么樣的老班長?
舍己為人,忠于革命,忠于職守……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長的什么來表現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呢?(外貌、動作、神態等)
2、小組合作學習,請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劃下來,深入體會理解。
交流,品讀:
小組匯報,出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重點講解: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為什么不到四十歲的炊事班長會顯得那么蒼老?這說明了什么?
◇“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
老班長吃得多嗎?“嚼”字寫出了什么?(食物少,難吃,硬)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說說: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讀“笑”意。
◇“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了!’”
◇“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疙瘩。”
◇“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魚湯這么少,為什么老班長還“笑著說”?從“笑”到“收斂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絲笑意”,你讀懂了什么?
4、長時間的辛苦勞累,長時間的饑餓折磨,終于把老班長累跨了,餓跨了。他終于支撐不住昏倒在黑水潭邊。同學們,當我好不容易釣到了小魚,做好了救命的魚湯送到老班長面前時,老班長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為什么他說的話中還用了兩個“!”?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長,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沒忘記要鼓勵三個小戰士克服困難走出草地,也沒忘記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也沒忘記一個共產黨員忠于職守的職責。多么可敬的老班長啊!
5、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第二課時
四、前呼后應,解困釋疑
1、出示最后一段話。思考:“我”為什么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象征著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一個小小的魚鉤,象征著老班長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著千百萬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所以,這篇課文要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五、作業
1、復述課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1、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讀后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暢談初讀后的感受,學生會談到會被班長為革命,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感動。這樣能及時釋放學生心中的感動,又能根據學情來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精讀品析,體會情感
1、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著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為什么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布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A.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滿臉的皺紋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為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B.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2)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說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
(1)學習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A.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B.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2)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片段令人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3)學習耐心勸導小梁片斷
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么向黨匯報?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A.說出內心感受,為什么讓你感動?
(老班長意在穩定小病號的情緒,保護他們的身體,堅持走出草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寧愿為別人操碎心,也不讓別人為他有半點憂。)
B.指導朗讀
(4)學習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A.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并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B.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那種欲吃不能,欲罷不行的神態,反映了老班長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為病號吃苦,為革命受難的高貴品質。病號不吃,老班長皺起眉頭;吃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一絲笑意。強烈的對比,鮮明的映襯,把他為誰憂愁、為誰欣喜,為啥痛苦、為啥歡樂表現得一清二楚。)
C.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5)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A.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B.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不忘黨的重托,不忘奉獻最后一分光和熱。)
C.指導分角色朗讀。
(注意讀出老班長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戰士們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最后悲痛欲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四、品味金色,升華情感
師引: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囑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做成的釣魚鉤。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為什么說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讀中心句。
五、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作者要用魚鉤教育后代,學習老前輩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現在我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同學們能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述金色的魚鉤的故事嗎?
講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方法進行敘述。(2)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2、同學們練習后復述。
六、布置作業
1、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2、課后實踐活動:可組織長征題材故事會、圖片展覽會等。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6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嚴峻”、“收斂”、“奄奄一息”、“瞻仰”、“閃爍”的本意,再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題意及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學會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段意。
(四)學習課文第1段,了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二)學會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邊我們學習了毛主席的《長征》一詩,了解了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千難萬險。今天,我們學習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這是一篇有關長征故事的課文。在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情況。
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你們都理解了嗎?
1、什么叫“青稞”(kē)?
(大麥的一種,粒大皮薄,主要產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讀第幾聲?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讀第二聲。“作料”就是燒菜時用的油、鹽、醬、醋等調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憶中體會曾經經歷過的美好事物。課文中老班長這樣說,是為了消除“我”的懷疑,使病員安心地喝魚湯。)
4、“彌(mí)漫”兩字怎么講?“夜色彌漫”是什么意思?(“彌漫”是充滿的意思,“夜色彌漫”就是到處充滿夜的景色。)
5、什么叫“嚴峻”?(“嚴峻”就是嚴厲、嚴格的意思。)
6、“斂”(liǎn)字要注意讀音和字形。“斂”是什么意思?課文中的“收斂”是什么意思?(“斂”是收攏的意思。課文中的“收斂”指老班長的笑容收起來了,消失了。)
7、“掣”(chè)字怎么講?(“掣”是拽、拉的意思。)
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斷氣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講?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懷著敬意仰起頭來看,如瞻仰毛主席、周總理的遺容。)
(三)說一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為什么課題叫“金色的魚鉤”?
(四)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來分段?
1、給課文分段。
2、試說出各段段意。
(課文按故事發展順序共分為四段:第1段:(從開頭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長’”),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介紹了老班長的外貌和“老班長”這個稱呼的由來。第2段:(從“三個病號走不快”到“沉重極了”),講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第3段:(從“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講走到草地邊緣,老班長犧牲了。第4段:(最后一個自然段),講“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五)指四名學生讀課文。
(六)學習課文第1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在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
2、老班長擔負著什么任務?(保護三個小病員過草地。)
3、把刻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畫出來。讀后說一說從老班長的外貌,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
4、齊讀課文第1段。
小結段意:寫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老班長接受了保護三個小病員的任務。
(七)作業。
1、讀課文。
2、抄寫常用詞語。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優質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08-26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12-03
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6篇)02-12
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6篇02-11
語文《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4-23
語文《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通用10-23
縮寫《金色的魚鉤》小學作文08-01
五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3-20
《金色的魚鉤》縮寫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