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
一、故事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的御廚,相當派頭!大家想去看看嗎?
生:想!
師:不過,看完后要馬上把你們的感受說出來,可以嗎?
生:可以!
師:好,你們看!(屏幕出示國王御廚圖片)
生:哇!好美!好豪華!
師:再看!(屏幕出示御廚房里的精美瓷盤)看到什么了?
生:很多美麗的盤子。
師:(屏幕出示陶罐圖片)手指屏幕,這位是?
生:陶罐!
師:這一天,國王的御廚里又來了一位?(屏幕出示鐵罐圖片)?
生:鐵罐!
師:自從這個鐵罐來了,故事便發生了。讓我們去讀一讀這個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吧!不過,讀故事前,請大家先看這道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語,感受鐵罐的傲慢
師:(屏幕出示題目:我要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師手指題,誰來讀一讀?
生讀題。
師:請大家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師:大家看黑板,這是你們剛才找到的詞語,大家一起把它們讀一讀吧!
生讀詞語,師糾正“惱怒”讀音,師范讀,生跟讀。
師:(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這三個詞語)看這三個詞語,“傲慢”讀,生接讀這三個詞語。
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生默讀課文。
師:誰來談一談你找到的例子?
生:鐵罐說:“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鐵罐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而陶罐很容易碎,是很低*的東西,甚至不把它當東西看。鐵罐覺得和陶罐在一起是一種羞恥。這里看出鐵罐很傲慢。
師:是啊,你從“羞恥”這個詞語感受到鐵罐把陶罐當成很卑微的東西,鐵罐的確傲慢!
生:我從鐵罐對陶罐的稱呼看出鐵罐很傲慢,鐵罐稱陶罐為“陶罐子”這是很不禮貌的。
師:很好,你還能從稱呼中感受到鐵罐的傲慢。
生:“你敢碰我嗎?”我從“敢”字,感受到鐵罐很傲慢,它認為自己是最堅硬的,陶罐肯定不敢來碰它,還要向人家發起挑戰。
師:你能抓住文中的字眼來感受,很棒!
生:鐵罐還說陶罐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論。
師:什么是“相提并論”?
生:兩樣東西根本不能相比較。鐵罐說陶罐很容易破,根本不能和他相比較。
師:是啊!一個“相提并論”也看出了鐵罐的傲慢。
生:鐵罐嘲笑陶罐很懦弱,看出鐵罐很傲慢。
師:是啊,還嘲笑別人懦弱。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
生讀。
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神態、語氣不同。
師:意思有沒有不同?
生:輕蔑意思是瞧不起人。
師:你做個輕蔑的樣子給我看看。
生眼睛一瞟,眉毛一揚。
師:喲,眼睛一瞟,眉毛一揚,好一副輕蔑樣。“惱怒”呢?
生:“惱怒”就是非常生氣。
三、入情入境,讀出自己的韻味。
(屏幕出示三句話: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3、“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師:這樣看來,鐵罐在說這三句話時,一定有不同的神態、動作,請你們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你們讀好了嗎?
生:好了!
師:我來找一找!(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哪個是傲慢的鐵罐?
生讀這一句。
師:你的語氣能再傲慢點嗎?
生再讀。
師:嗯!你的語氣傲慢了,我還想從你的神態中感受到傲慢,可以嗎?
生帶著傲慢的神態又讀一次。
師:真聰明,一點就會。現在我不僅想從語言、神態中感受到鐵罐的傲慢,我還想從鐵罐的動作中看到傲慢!誰還想當這個傲慢的鐵罐?
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師:太精彩了,好一個傲慢地鐵罐!(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輕蔑的鐵罐在哪里?
生帶著輕蔑的語氣讀。
師:剛才說了,輕蔑是什么意思?
生:瞧不起人。
師:做個瞧不起的樣子。
生用眼神表示。
師:就是這個味道,再讀。
生眼睛一瞟、眉毛一揚,輕蔑地讀。
師: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誰又是那個惱怒的鐵罐?
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帶著惱怒的`語氣讀。
師:你可真是盛氣凌人啊!誰還想當這個惱怒的鐵罐?
生讀。
師:這真是一個不可一世的鐵罐!
師:(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嗎?
生:我填“大發雷霆”。
師:好,你讀一讀吧!
生讀!
師:鐵罐大發雷霆了!
生:我填“怒不可遏”。
師:好,讀出這種感覺!
生讀。
師:好一個怒不可遏的鐵罐!
生:我填“怒氣沖沖”
師:把怒氣沖沖的鐵罐表現出來。
生讀。
師:我看到你渾身仿佛要冒火啦。
四、交流,感受陶罐的傲慢。
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幫我解決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大家一起讀,糾正讀音。我們來看看辭海中的解釋。誰讀?
生讀解釋。
師: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生:不能(齊)
師: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生:他是很容易破,可是鐵罐也有缺點,鐵罐放在土里久了,就氧化了,沒了。而陶罐放在土里無論多久都不會壞。他不懦弱。
師:陶罐容易破是他的?生接:短處。師:不會氧化是他?生接:長處。你既看到了他的長處也看到了他的短促,陶罐不懦弱。
生:陶罐也能盛東西,它盛東西不比鐵罐差。他不懦弱。
師:哦,他也能為人們服務,也是有用的,不懦弱。
生:陶罐也能裝東西,而且不容易氧化,容易碎只是他的缺點。
師:說得好,易碎只是陶罐的缺點,并不代表他性格懦弱。
師:這是同學們認識到的一點,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生接: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嗎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啊?
生:陶罐知道自己的確容易破,但他也知道自己的長處,他不想和鐵罐吵。
師:哦,鐵罐明白自己的職責,不和他吵。
生:陶罐懂得“能謙讓三分,就能海闊天寬”的道理,所以不和鐵罐吵。
師:你真棒,還懂得這句名言,并把它用在陶罐身上。
生:陶罐他知道他們的任務都是裝東西,覺得沒有什么好吵的,他這是彬彬有禮,不是懦弱。
師:“彬彬有禮”這個詞你用得好。
師: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屏幕上的“懦弱”消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
五、配音朗讀。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陳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發現什么了?
生:沒有陶罐和鐵罐對話的聲音。
師:對了,今天就要請你們來當一回配音演員。文中正好有四組對話,第一組同學配第一組對話,照此類推。排練時要記住把臺詞背下來,還得配上神態、動作。好開始排練。
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師:有情配音演員!(每組各請一桌同學)
生配音!
六、領會故事寓意。
師:剛才同學們都表演的很精彩。現在陳老師如果要把這個童話故事改寫成劇本,要編排幾幕?
生:兩幕!
師:好!我們先看第一幕(屏幕出示:第一幕時間:古時候)生讀,(屏幕出示:地點:國王御廚)生讀,(屏幕出示:人物:陶罐和鐵罐)生讀。(屏幕出示:第二幕時間、地點、人物)那第二幕又該怎么填呢?
生:時間:現代,地點:荒涼的場地,人物:人們和陶罐。
師:如果我們要編排第二幕的戲,我們也要注意人物的?生接神態。
師:好!你們看黑板上的板書。(師板書:人們、陶罐)你們能學著左邊的板書填右邊的板書嗎?
生:能!
師:好,先不急,先默讀課文的10-17自然段。
生默讀。
師:手指板書,人們下面填什么呢?
生:驚訝(師板書:驚訝)高興(師板書:高興)
師:陶罐下面又該填什么呢?
生:興奮(師板書:興奮)
師:找得很準確!現在人們的這幕戲要開演了。(屏幕出示:“喲,這里有一個罐子!”)這句誰來讀?
生平淡地讀。
師:(屏幕補充出示:一個人驚訝地說。)這個人是?生接:驚訝地說。
師:你能再讀一讀嗎?
生帶著驚訝的語氣讀。
師:那其他人呢?(屏幕出示:“真的,一個陶罐!”)全班一起讀。
全班齊讀。
師:(屏幕出示:其他人都高興地叫起來。)其他人可是高興地?生接:叫起來。
師:你們再來一遍!
全班齊讀。
師:(屏幕出示:“喲,這里有一個罐子!”“真的,一個陶罐!”)我們把這兩句連起來讀。第一句一個人讀,第二句全班讀。
生配合讀。
師:(屏幕出示:“多美的陶罐!小心點兒,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還有一個人怎么說的呢?
生讀句子。師:你剛才好像讀得特別?生接:小心。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陶罐是古代的東西是古董,很值錢,要把它保護好。所以要小心。
師:那我還想問一下剛才那位同學,你為什么那么驚訝?
生:因為在廢墟中發現了陶罐很不容易,所以驚訝。
師:那高興又是為什么呢?
生:陶罐是個古董,非常有價值,值很多錢,所以高興。
師:同學們,陶罐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它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喜愛和保護!而鐵罐呢?我們去關心關心鐵罐吧!鐵罐怎樣了?
生:鐵罐埋在土里久了,就氧化了!
生:鐵罐生銹了,最后氧化沒了。
師:哦!許多年后,鐵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個故事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發!看板書(板書:啟發)這又該填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生:我知道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
生: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
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取長補短!
生:我明白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師:看來這個故事已走進了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它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大家回去后把這個故事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聽!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篇通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圖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課文以對話展開情節,用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塑造了鐵罐傲慢、蠻橫無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形象。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課外閱讀量也比較大,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學生一般都會提前預習課文,自主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以及朗讀課文3遍以上,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通過鑒賞陶罐和鐵罐動作、神態等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引導學生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深刻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即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來學習的課文,主人公是兩個罐子,一個是看起來很容易就會備摔壞的陶罐,一個是看起來堅硬的鐵罐。他們倆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來說說。
生:
師引導學生把故事內容復述一遍,把細節填充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
2、跟著老師檢查預習情況
3、提問:讀了課文,你覺得鐵罐、陶罐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來分析。有理有據。
4、抓住關鍵詞語,挖掘詞語背后的意義,初步教會學生如何透過文字挖掘更深層的意義的方法。
5、引導學生關注前后的命運變化,歸納這種變化起來。
(三)歸納故事內容,引導用自己的話轉述。
(四)角色朗讀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落實好神態、動作的表演。可以進行角色交換兩次。
(五)總結
六、教學反思
略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認讀“驕傲、傲慢、興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圖片、課件、生字卡片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陶罐和鐵罐》
(一)揭示課題
1、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貼圖)
(二)初讀課文
1、快速朗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2、思考:這兩個罐子,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讀課文
1、指導朗讀描寫鐵罐的句子。
①從課文中找出鐵罐很驕傲的句子讀,抓住“傲慢、懦弱、輕蔑、惱怒”這引起詞體會。
②師相機指導朗讀相關聯的句子。
③多種形式朗讀。
2、指導朗讀描寫陶罐的句子。
①從課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謙虛和善的句子讀。
②根據學生所說的相機指導朗讀相關段落。
3、多種形式讀對話并評議。
4、看兩者結局
①多年以后,這個驕傲的鐵罐和謙虛的陶罐結局怎樣呢? ②默讀課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書:古董氧化
(四)我想說
你想對陶罐和鐵罐說些什么?
(五)小結
二、學習《獅子和鹿》
(一)學習課文
1、貼圖。
2、播放課件。
3、問:你知道小鹿發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嗎? 4、相機板書:美麗(送命)難看(逃生) 5、問:為什么會這樣說呢?(找相關的句子讀讀) 6、多種形式讀。
(二)我想說
你想對小鹿說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學完這兩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講講自己身上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嗎?
四、師總結
五、練筆
我們共同改寫《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它們相反的性格,題目叫《鐵罐與陶罐》。
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多種方式理解“奚落、輕蔑、傲慢、謙虛、懦弱、宮殿、御廚”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關注標點和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聯系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
3、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課前談話:
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古漢字(出示圖片),大家猜一下這個字念什么?
老師來告訴大家,這個字念“缶”,在古代缶不僅是一種打擊樂器,也是一種用來盛酒的容器,現在他經常作為偏旁部首來組成更多新的漢字,比如(出示圖片:缸、罐),他們也都是用來盛東西的容器,大家看,這是用陶瓷做成的罐子叫陶罐,這是用鐵做成的罐子叫做鐵罐。
一、直接點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3課《陶罐和鐵罐》下面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為了聽起來舒服,我們可以加上兒化音,請你再試著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
1.檢查詞語認讀。
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你能正確讀出本課生詞嗎?出示(三組):
第一組:
奚落傲慢輕蔑(miè)惱怒
謙虛懦(nuò)弱爭辯
(他把最難讀的這兩個詞語也讀正確了/這兩個詞語比較難讀,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讀,老師讀一遍,你們讀兩遍)
第二組:
御(yù)廚流逝(shì)覆蓋宮殿
倒塌掘開樸素(sù)
(這三個詞語比較難讀(出示拼音)誰想當個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第三組: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翻來覆去
指名讀,其他小朋友要認真聽,他讀準確了嗎?
開火車讀
齊讀
看來詞語是難不倒大家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學生簡單說說)
教師評價:充分的預習是我們學好課文的第一步,看來大家已經做到了。
三、走進文本,品讀感悟
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里的兩個主人公分別是陶罐和鐵罐(出示ppt: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孩子們,什么是奚落呀?
預設:就是說很難聽的話,諷刺,挖苦。
教師評價:你遇到生詞知道查閱工具書,這個習慣非常好!
你預習時關注到了生詞并且通過讀書對這個詞語有了了解真了不起啊!
你還知道哪些和“奚落”意思相近的詞?(嘲笑、諷刺)
看來你們平時很注意積累詞語,這也是個學習的好習慣。
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你會對這個詞語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2到9自然段,劃出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句子?自己反復的讀一讀。
1、師: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第一次對話,誰來讀一讀鐵罐的話,鐵罐是怎么說的?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預設:鐵罐很傲慢陶罐很謙虛(課件這倆詞語變紅)
師:你關注到了他們說話的提示語,很聰明!
課件:出示“提示語”三個字。
師:提示人物說話時怎樣的說,就是提示語,關注提示語,可以知道用什么樣的語氣讀人物說的話。
我們看,陶罐傲慢地問,什么是傲慢?---驕傲,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傲慢?(你敢碰我嗎?強烈的反問,帶著一種挑釁。鐵罐喊它什么?陶罐子)
你能讀出鐵罐傲慢的語氣嗎?
評價:有點傲慢的意思了,同學們,你們注意鐵罐說話時用了什么標點符號?問號語氣上揚,嘆號語氣強烈,關注了標點,誰能讀得更傲慢一點?指名讀(評價:好一個傲慢的鐵罐!學生讀不到位,教師可以范讀)
面對如此傲慢的鐵罐,陶罐怎么回答的呢?----謙虛的回答
謙虛是一種美德。謙虛也是本節課要求我們會寫的字。請小朋友伸出手跟來是一起寫。指導書寫,學生練寫。
寫完的同學,跟老師的對照一下,是否做到了“正確、規范、整潔”?做到的小朋友舉手,你們都是書寫小明星。
我們寫好了謙虛,誰還能當謙虛的陶罐,讀一讀陶罐的話。
評價:好一個謙虛的陶罐!
你是從哪兒看出陶罐謙虛的?(陶罐喊他什么?兄弟)誰在來讀一讀陶罐的話
同位分角色練讀
同位倆一個當鐵罐,一個當陶罐,讀一讀他們的話,看誰讀得語氣最像!
指名同位倆讀書:哪一對同位自告奮勇來讀?很有自信
我們大家來讀旁白。評價
男女生讀:老師來讀旁白,男生讀鐵罐的話,女生來讀陶罐的話,比一比,誰讀得語氣最好。
教師引導:大家看,我們剛才通過關注提示語,還有標點符號,讀好了人物對話。
2、運用這種方法讀一讀鐵罐第二次奚落陶罐時的對話。
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自由練讀。
師:讀完的小朋友用你端正的姿勢和自信的笑容告訴我!
我們先來找找鐵罐說話的提示語,指名說
輕蔑
輕蔑是什么意思?(看不起)同學們看(出示“蔑”),輕蔑的蔑字,中間是個橫著的目,就像瞇著眼睛看人,會把人看的很小,就是小瞧別人。
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看,這就是傲慢的鐵罐,仔細觀察,他除了斜著眼睛,還有什么表情動作?(撇著嘴,叉著腰)
師:傲慢的鐵罐斜著眼睛,撇著嘴,叉著腰,不可一世,十分看不起鐵罐,對鐵罐表現出極大的輕蔑,誰能帶上這樣的表情動作再來讀讀這句話?(評價:你真把鐵罐對陶罐那種輕蔑的樣子讀活了!誰能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來讀一讀?)
指名讀,齊讀
師:在這句話里,鐵罐奚落陶罐的一個關鍵詞是什么?(懦弱)
什么是懦弱?老師查了詞典,懦弱就是軟弱,不堅強,同學們,陶罐懦弱嗎?(不)
從哪看出來?(爭辯)陶罐為什么爭辯?(就盛東西這一點來說,陶罐認為自己和鐵罐是平等的)誰來當陶罐為自己爭辯一下?指名讀
師:謙虛而并不不懦弱的陶罐說起話來那也是擲地有聲啊?分角色朗讀。
3、師:聽了陶罐的爭辯,鐵罐惱怒了!
出示句子:誰能很快地找到提示語?
同學們,你們看,這里有兩個嘆號!鐵罐此時火藥味很濃啊!誰再來讀?)
(如果讀得好,好一個惱怒的鐵罐,聽你讀,我好像聞到火藥味了!)
謙虛的陶罐,是怎樣勸解鐵罐的。鐵罐聽勸了嗎?
4、自讀7、8兩個自然段看看可以加什么提示語呢?
指名說,根據學生加的提示語,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你算什么東西!”已經是罵人了!你想想這個時候是什么語氣?能不能填個四字詞語?加上提示語讀一讀(火冒三丈)
5、看,陶罐和鐵罐的語氣在不斷變化,如果把2到8自然段連起來,你能讀出不同的`語氣嗎?同桌先分角色練習一下。如果加上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
同桌練習分角色讀對話。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真帶勁啊!誰來讀一讀?
兩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生評價。
6、那么同學們,讀到這兒,你知道什么叫奚落了嗎?
預設:諷刺別人、挖苦別人、用什么樣的話?很難聽、尖酸刻薄的話
聯系上下文我們知道了鐵罐一次次用尖酸刻薄的話說陶罐的缺點,讓陶罐那堪,這就是奚落。
7、鐵罐為什么一次次的奚落陶罐呢?
預設:鐵罐很自以為是,你能不能結合陶罐和鐵罐的特點來說一說
師:鐵罐認為自己很堅固(板書:堅固),這是它的長處(板書:長處),而陶罐很容易碎(板書:易碎),這是它的短處(板書:短處),它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別的人短處(邊說邊標示箭頭)。拿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相比,那是無法比較的。難道陶罐就沒有自己的優點了嗎?陶罐的優點是——不易生銹,鐵罐的缺點是——容易生銹。
四、結局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關注提示語,抓住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和標點符號讀好了課文。陶罐和鐵罐他們各自的結局又怎樣呢?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文學到這兒,誰能根據提示,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大屏幕出示“篇課文主要講了在國王的御廚里,驕傲的鐵罐xxxxxxxx,許多年代過去了,陶罐xxxxxxx,鐵罐xxxxxxxxx。”
孩子們,你們覺得這樣概括好嗎?好在哪里?你看,我們抓住了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后在遇到像這樣故事類的文章時也要學會抓住主要任務的主要事件來概括。
五、作業
課下,請同學們把表現陶罐、鐵罐神態的詞語積累下來。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跟你的小伙伴比一比誰讀得好。也可以演一演。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5
一、課題:
《陶罐和鐵罐》
二、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通過閱讀課文,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㈡能力訓練點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大膽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滲透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瞧不起他人,為人要友善、有禮貌。
㈣美育滲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學法引導
㈠教師教法
1.啟發式
2.提問式
㈡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四、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分析理解課文
㈡難點: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五、教學準備
課件
六、媒體的選擇與組合
1、設計思想。
①借助多媒體播放陶罐與鐵罐的動畫對話,可以形象直觀地感受人物的個性,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感受文章的寓意。
②課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識。
2、媒體選用情況:
知識點媒體類型媒體來源媒體內容要點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體自制課件文字內容整體感知全文內容,指導學生在朗讀中學習生字。邊導視邊導思考。
2、多媒體自制課件陶罐與鐵罐動畫對話及氧化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去感受每個形象個性,逐步積累,達到對寓言的品味理解。邊導視,邊導讀,邊導思。
3、多媒體自制課件文字內容及圖片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概括總結能力。邊導視,邊導思,邊導說。
4、多媒體自制課件文字內容及圖片充分發揮學生想象思維。邊導視,邊導思。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簡述:
(一)激趣,談話導入。
(二)媒體播放,整體感知全文。
(三)細讀體會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體,看動畫,聽對話。
2、學生品讀,教師相機引導。
3、課本劇表演,人物對話。
(四),合作學習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學要求。
①、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怎么樣了?是什么樣子?鐵罐呢?
②、人們發現陶罐時,是什么態度?為什么?
③、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 2、分組學習。
3、分組匯報。
4、教師相機引導。
(五)整體品味
1、陶罐和鐵罐我們應該向誰學習?說說理由。
2、如果鐵罐改正了缺點, 和他交朋友嗎?
3、教師引導總結寓意。
(六)拓展學習
重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
八、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6
一、重點段落賞析
《陶罐和鐵罐》一課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用恰當的詞語來準確表達事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態度的。
在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對比的方式刻畫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鐵罐是狂傲、無理的,藐視陶罐的,而陶罐是謙虛、克制的。
作者在表現兩個形象特征的時候,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鮮明的對比詞語來寫鐵罐和陶罐對話時各自的神情語氣。老師都會注意到陶罐的“謙虛”“爭辯”;鐵罐的“驕傲”“傲慢”“輕蔑”。我認為,單從這些詞語本身,很難透徹地去理解事物形象。所以作者用對話的方式具體表現這些詞語所代表的形象個性。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怎么叫奚落?奚落就是專門說人家的短處,取笑對方。“你敢嗎?”不是鐵罐不知道對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對方不敢而故意發問,其實是在揭短啊。這就是奚落。而且,鐵罐將對方稱之為“陶罐子”,加上一個“子”跟“陶罐”,有區別嗎?在這里,這“子”在表達著對對方的極度瞧不起、不尊敬對方啊。這是對鐵罐人格的入骨刻畫。而陶罐呢?“不敢,鐵罐兄弟。”什么叫謙虛?實事求是,承認自己有短處。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鐵罐兄弟”它將對方稱之為兄弟,不為你的人格低下而發怒、氣氛,這是一個怎樣寬宏大度啊!鐵罐“更加輕蔑”,“我就知道”跟“我知道”,語氣是不一樣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剛知道的,“就知道”將原本輕蔑的語氣加重了。所以作者說“更加輕蔑”,在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東西!”這樣的句子,表現鐵罐的人格特點──不單單是瞧不起、揭短了,他開始羞辱對方。
陶罐在這時候還是不亢不卑地“爭辯”。為什么要爭辯?陶罐想告訴對方:承認短處,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長處。他本來要告訴鐵罐道理的。但是。鐵罐聽了陶罐的爭辯,竟然“憤怒”了,因為什么憤怒,因為陶罐想說他自己也有長處,鐵罐不能容忍陶罐有一點長處,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嘲諷、羞辱辯解,這是何等霸道啊!在這里,鐵罐的傲慢、無理在升級。“要不了幾天,你就會變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對方到什么程度?盼著你趕快消失──連在一起相處都不愿意。陶罐則繼續克制“何必這樣說呢?”面對對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這里充分的傳遞出了這樣的意思。
鐵罐的傲慢則繼續升級:“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這里,鐵罐不再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東西!”“算”這個詞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處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對方消失,改為:“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簡直就是欺負人,在用自己的長處對比別人短處的時候,橫行霸道到了極致!
而陶罐呢,知道這樣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會。
作者就是這樣通過對比的方式,了表現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對于鐵罐的刻畫,尤其是通過用詞的變化,來使其性格特征更加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三年級的教學中,教師未必引導學生去體會“對比”的方式,但是教學中,要結合形象的對比,來引導學生體會描寫不同事物所選用的不同詞語,進行對比分析;不要講述詞語感情色彩的知識,但應在對比中,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在情感上的鮮明對比。
二、教學目標
1.字詞。認識10個生字,要求會寫14個字。練習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爭辯、惱怒、羞恥、輕蔑、和睦相處、樸素、陶、流逝、宮殿、掘等字詞的意思,讀懂字詞在課文中的意思,同時結合課文學習,讀懂這些詞語表達出來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2.練習抓住重點復述課文,能夠比較詳細地復述課文中兩個人爭吵的部分,簡要復述結果部分。
3.通過讀課文體會“‘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做人應該正確看待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友好相處”的道理。
4.首先,體會對比的寫法,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其次,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思路
導入:我們家鄉有句俗語“沒有勺子不碰鍋的”,意思是人們在一起經常會出現各種矛盾,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為瑣碎小事就吵起來沒完沒了,應該和睦相處。但是,在國王家的`廚房里,兩個罐子卻無緣無故地爭論起來了。請同學們打開書,先大聲自讀課文,讀準課文生子的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一)自學課文,讀準字音,理解不懂的詞語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并結合課后要求,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詞。
2.同桌互相檢查對要求會認的字的認讀情況。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較難讀難記。
3.檢查學生認讀情況,針對學生提出的難讀難記的字音做記錄。
4.指導學生分組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樸素的意思,讀懂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再讀詞語的同時,順便引導其理解爭辯、惱怒、羞恥幾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
5.讀課文,隨著將課文讀的通順,順便讀懂陶、宮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將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二)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復述課文內容
在反復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指導要點:把爭吵的過程講清楚,把故事的結果和陶罐的表現講清楚。
(三)交流讀故事的感受
1.讀了這個故事,你對陶罐和鐵罐分別有怎樣的印象呢?
鐵罐:欺負人、蠻橫、瞧不起人。
陶罐:謙虛、溫和、忍讓、期待和睦相處。
2.體會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讀課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對兩個角色對比鮮明的行為、語言描寫,體會對比的寫法,體會不同詞語表達的不同意思,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1.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讀后,要求學生勾畫出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現了鐵罐態度的詞語下面畫線。
2.學生交流文中具體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行為。
3.提示學生再次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陶罐的謙虛、忍讓、希望和睦相處的特點的,邊讀邊勾畫出具體表現陶罐特點的詞語。
4.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在作者筆下,故事中鐵罐和陶罐的態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引導學生體會:
(1)鐵罐:奚落。
(一)自學課文,讀準字音,理解不懂的詞語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并結合課后要求,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詞。
2.同桌互相檢查對要求會認的字的認讀情況。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較難讀難記。
3.檢查學生認讀情況,針對學生提出的難讀難記的字音做記錄。
4.指導學生分組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樸素的意思,讀懂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再讀詞語的同時,順便引導其理解爭辯、惱怒、羞恥幾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5.讀課文,隨著將課文讀的通順,順便讀懂陶、宮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將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二)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復述課文內容
在反復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指導要點:把爭吵的過程講清楚,把故事的結果和陶罐的表現講清楚。
(三)交流讀故事的感受
1.讀了這個故事,你對陶罐和鐵罐分別有怎樣的印象呢?
鐵罐:欺負人、蠻橫、瞧不起人。
陶罐:謙虛、溫和、忍讓、期待和睦相處。
2.體會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讀課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對兩個角色對比鮮明的行為、語言描寫,體會對比的寫法,體會不同詞語表達的不同意思,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1.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讀后,要求學生勾畫出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現了鐵罐態度的詞語下面畫線。
2.學生交流文中具體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行為。
3.提示學生再次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陶罐的謙虛、忍讓、希望和睦相處的特點的,邊讀邊勾畫出具體表現陶罐特點的詞語。
4.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在作者筆下,故事中鐵罐和陶罐的態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引導學生體會:
(1)鐵罐:奚落。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引導思考句子的意思,抓住“敢”“子”來體會鐵罐的輕蔑不尊敬。(奚落就是專門說人家的短處,取笑對方。“你敢嗎?”不是鐵罐不知道對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對方不敢而故意發問,其實是在揭短啊。這就是奚落。而且,鐵罐將對方稱之為“陶罐子”,加上一個“子”跟“陶罐”,有區別嗎?在這里,這“子”在表達著對對方的極度瞧不起、不尊敬對方啊。這是對鐵罐人格的入骨刻畫。)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引導學生抓住“不管、兄弟”來體會謙虛、和氣的特征。(什么叫謙虛?實事求是,承認自己有短處。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鐵罐兄弟。”他將對方稱之為兄弟,不為你的人格低下而發怒、氣氛,這是一個怎樣寬宏大度啊!)
(2)鐵罐:輕蔑。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體會兩句話語氣是不一樣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剛知道的,“就知道”將原本輕蔑的語氣加重了。所以作者說“更加輕蔑”,在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東西!”這樣的句子,表現鐵罐的人格特點──不單單是瞧不起、揭短了,他開始羞辱對方。)陶罐在這時候還是不亢不卑,為什么要爭辯?陶罐想告訴對方:承認短處,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長處。
(3)鐵罐:惱怒。
抓住鐵罐聽了陶罐的爭辯,竟然“憤怒”了,引導學生體會:因為什么憤怒,陶罐想說他自己也有長處,鐵罐竟然不能容忍陶罐有一點長處,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嘲諷、羞辱辯解,這是何等霸道啊!在這里,鐵罐的傲慢、無理在升級。“要不了幾天,你就會變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對方到什么程度?盼著你趕快消失──連在一起相處都不愿意。陶罐:則繼續克制。“何必這樣說呢?”面對對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這里充分的傳遞出了這樣的意思。
(4)鐵罐的傲慢則繼續升級。
抓住“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引導學生體會:這里,鐵罐不再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東西!”“算”這個詞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處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對方消失,而改為:“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簡直就是欺負人,在用自己的長處對比別人短處的時候,橫行霸道到了極致!陶罐知道這樣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會。
隨著引導學生體會,指導朗讀。
(五)深入體會文本主旨
文章的結尾令人可笑,同時也是令人惋惜的。談一談,最后的結局可笑在哪里?令人惋惜在哪里?給人啟示在哪里?
(六)總結寫法
人物的一個特點,通過寫他與其他人互動、對話過程中的態度變化,就能夠寫得非常具體。就本課而言,就是寫他變化著的神態、語氣和話語內容。
(七)小練筆
觀察一段人物對話,將人物對話內容和對話時神態語氣的變化觀察細致,說一說,再寫下來。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字淺顯,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作者從兒童喜聞樂見視覺感受出發,講述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有趣故事。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重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對話、抓重點語句充分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朗讀過程中解讀文本,感悟文本,再現文本。邊讀邊想象人物在對話過程中的語氣、神態、心理,感受鐵罐傲慢、陶罐的謙虛,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感悟。根據課堂上反饋的信息靈活處理,通過有效有序的訓練,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的語文素質。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認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1—9自然段,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9自然段,學會從不同的語言體會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2-9自然段,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課前準備:
實物、圖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實物觀察,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常見的陶和鐵的物體的圖片。(如:碗、杯子等)
2、出示陶罐與鐵罐的實物,引導談話。
3、導入課題。
(設計意圖:實物導入激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了解陶罐和鐵罐特點,為后面學習作鋪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生字(幻燈出示生字詞)
(1)請小老師帶讀。(2)全班齊讀。(3)去掉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設計意圖:為下面的閱讀學習掃除障礙。)
三、朗讀品味,內化感悟。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試著用下面的句式說說(大屏幕出示“這篇課文講了許多年以前______,許多年過去了,陶罐______,鐵罐______。” )
2、指名回答。
3、師補充關于鐵氧化的.科學知識。
4、學習第一自然段,整體感知。
(1)觀察人物的表情神態(出示圖片),說說兩個主人公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板書:驕傲 謙虛)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理解“奚落”的含義。
5、學習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深入感知。
(1)自由輕聲讀二至九自然段,用“——”劃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劃出陶罐回答的話。同桌分角色,自由練讀。
(2)指名分角色讀,并評價。
(3)找出描寫鐵罐和陶罐對話時神態的詞語。(傲慢、謙虛、輕蔑、惱怒)
(4)學生匯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幻燈出示有關句子,并適時抓住這些神態詞進行朗讀指導。)
(5)指導學生正確朗讀七、八自然段對話(里面沒有描寫神態的詞語,放手讓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讀,再作評價。)
(6)全班男女分角色朗讀第二至九自然段。
(設計意圖:以讀促演,演中促讀,演中理解,力求讓學生在充分研讀、表演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四、課堂小結,設置懸念。
1、讓生說體會。(相機板書:堅固、易碎)
2、師小結:故事結局如何,下節課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升華情感,為下面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五、指導書寫生字:謙 虛
六、作業布置
1、抄寫本課的好詞好句。
2、閱讀課外童話故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平時的寫作詞匯更豐富并能正確運用;讓學生走向更為寬廣的知識海洋,獲取更多的營養知識。)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8
一課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解決教學重難點,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模式: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朗讀表演,頓悟創新
4.拓展延伸,激勵發展
教學設計理念和教學特點:
1、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互整合,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基于這種認識,以cai課件創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展開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相互啟發、評價、激勵,彌補自己的不足,發展學生的特長,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合作學習時,我將注意指導和參與。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合作應該是在教師引導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應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學習方式。如讓學生選擇朗讀的角色等。同時,我會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之中,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交流,促進合作的實效性。
2、以多種朗讀的形式展開競爭式教學活動。“朗讀”是語文的需要,也是學生的需要。基于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為了讓他們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我抓住了朗讀的需要和參加競爭的積極性,以多樣化的朗讀形式,展開師生比賽、男女生比賽,同時用激發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大膽參與,調動每一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既面向了全體又照顧了個性的差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朗讀競賽中,我還注意了讀中指導,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感悟中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
3、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內容。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因此,我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語句,可以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劃一劃、演一演等多種方式來體驗。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有的學生說,有的學生讀,有的學生演。特別學生對表演的興趣更濃,教師順勢利導,讓學生上來表演。演后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由此,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象。教師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陶罐和鐵罐,再一次激活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對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
4、探究問題,展開討論。問題是打開思維、喚起想象的鑰匙,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問題意識。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問學生答,串講串問占據了整個課堂教學。我們現代教學主張把問題盡量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問和學生的問相互融匯。問題還要由學生自己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是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不必追求答案的統一。在鼓勵學生問的基礎上,也不乏教師的問,我的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價值。
學習目標:(第一課時)
1、會認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理會、奚落”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陶罐和鐵罐的神態和語氣,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模仿本則童話故事的寫法,學寫簡單類似的小故事。
教學重難點:
體會陶罐和鐵罐的神態和語氣,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板貼、頭飾、生字卡片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啟迪孩子們思維的最好方法,cai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豐富學生的表象,并為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提供物質基礎,而童話又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必將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1、師:你們喜歡看童話故事嗎?好,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世界吧!你能說出圖中童話故事的名字嗎?(播放課件:白雪公主、美人魚、睡美人、青蛙王子、小貓釣魚)
2、師:看來你們的確很喜歡童話故事,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一個童話故事中的兩個小伙伴,(放課件——陶罐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用來盛東西的陶罐!鐵罐自我介紹:我是怎么摔也摔不破的鐵罐!)
師:你們歡迎他們的到來嗎?他們呀,就來自導讀文,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地認讀和書寫漢字。”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師:下面就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讓生讀生字卡片,先個別讀帶拼音的生字,再開火車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最后齊讀相關的生詞!
三、創設情境,重視朗讀
【cai課件生動鮮活的畫面,可以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性地閱讀過程中,并在指導感情朗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師: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棒,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吧?(播放相關課文內容的動畫課件)
2、師:你們對陶罐和鐵罐的印象如何呢?(教師貼圖)
3、你們能用課文中的兩個詞來形容一下陶罐和鐵罐嗎?
板書:謙虛驕傲
師: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描寫陶罐和鐵罐的神態和語言呢。
師指導學生理解“奚落”的含義,并指導學生找出何必、和睦相處、傲慢、輕蔑、惱怒等詞語。
4、相機指導學生的朗讀:(找出鐵罐的語言,體會語氣)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故意挑戰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狂妄自大,無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蠻不講理,惱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蠻橫
指導學生理解詞語:輕蔑、相提并論的意思。
5、師:鐵罐為什么會這么驕傲,去奚落陶罐呢?(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
板書:長處不易碎短處易碎
6、陶罐面對如此的奚落又是怎么做的呢?(陶罐謙虛、忍讓、勸說、不卑不亢)
找出有關句子,指導朗讀。
7、師:你們讀得真棒,連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了,我們來分角色朗讀1-9小節好嗎?你們想讀陶罐的話還是想讀鐵罐的話呢?師生配合來讀。
8、請同學們分同座位朗讀。再由男女生合作來讀!
通過四組對話的朗讀和分析,讓學生體會出鐵罐的狂妄無理以及陶罐的謙虛忍讓、以理服人的品質。
9、師:陶罐自以為堅硬,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奚落、瞧不起陶罐,二者發生了爭吵,最后不歡而散,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這兩個罐子的命運又如何呢?個性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努力去豐富課堂形式,珍惜孩子獨特的感受!】
師:童話故事有趣嗎?想不想自己也來編寫一個童話故事呢?就請你們結合板書,把陶罐和鐵罐的角色互換一下,再編一個類似的小故事,小組討論,看誰編得又快又好!
教師巡視指導,并請同學上來述說自己編的故事!
五、布置作業,結束新課
師: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編的故事也很精彩,那么就請你們把今天所編的故事寫在小練筆本上,我希望你們在編故事的時候要學習陶罐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美好品質!
附板書設計27、陶罐和鐵罐
長處短處
陶罐不易碎沒影了
}取長補短
鐵罐光潔、樸素、美觀易碎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3、明白課文蘊含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與導入:
1、課件出示課題與課文插圖,齊讀,認識陶罐和鐵罐。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二、新授——學習1—9自然段。
1、初步練習朗讀: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1—9自然段,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好陶罐和鐵罐說的話。
2、分角色朗讀:教師扮演鐵罐,學生扮演陶罐,直接讀對話內容,在讀中體驗陶罐和鐵罐的心理。
3、師生對話,理解“奚落”
a、用自己的話概括陶罐和鐵罐給你的印象。
b、鐵罐一共奚落了陶罐幾次?逐一朗讀體會。
c、鐵罐為什么越來越生氣?
d、陶罐為什么總是那么平靜,難道真的是懦弱嗎?
4、交換角色,練習朗讀。
a、學生練習朗讀鐵罐的話。
b、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c、選學生表演課本劇。
三、新授——學習10—17自然段。
1、同學們,鐵罐到底能不能如它說的那樣“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10—17自然段。
2、指名朗讀,教師點評。
3、思考、討論:許多年以后,陶罐和鐵罐的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
4、當初狂妄自大的鐵罐想到過后來的下場嗎?為什么?
四、總結課文
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板書設計:陶罐和鐵罐
(謙虛)(驕傲)
無價之寶無影無蹤
(正確對待自身的長處和短處)
課后反思:
前些日子去廣州學習,剛好聽了吳桂賢老師為大家上了這一篇課文。今次鎮上工作檢查,碰巧我也剛好教到這一課,于是我決定按照吳老師的'教法,親自實踐,試試能收到什么效果。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第一課時把生字、詞義等障礙都一一掃除之后,第二課時才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展開分析進而揭露課文的主旨。課堂上,在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學生朗讀對話很投入,顯然對本文很感興趣并經過認真的預習,這一點超出我的意料。最精彩的是在表演課本劇的時候,學生熱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最后學生推薦了盧菽菲和葉子豪上臺表演,他們對“傲慢、謙虛、輕蔑……”神態表演比較到位,贏得陣陣掌聲。
由于前面進行了自由讀、師生分角色朗讀、小組對讀、表演等環節,沒掌握好時間的分配,造成后面學習10---17自然段時時間倉促,沒能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最后兩個問題,而且對“鐵罐再也找不到了”這個問題幾句帶過,沒能充分地解釋清楚,此處是本節課最大遺憾。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陶”等10個生字、會寫“謙”等1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懦弱、輕蔑、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角色的神情語氣,并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和感悟。
2、通過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抓住課文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和品質。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習陶罐的謙虛有禮,寬容友愛;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理解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通過展示陶罐和鐵罐的實物,讓學生去觀察發現陶罐和鐵罐各自的特點。(你發現了陶罐和鐵罐的特點了嗎?陶罐易碎、鐵罐堅固)
(二)學習字詞
1、引導學生拼讀、書寫、識記“陶、謙、虛、嘴、惱、怒、吵、感、荒、樸、素、值、受”14個生字(拼音、筆順、書寫)。認讀“陶、懦、辯、惱、恥、逝、殿、掘、樸、素”10個生字。
2、引導學生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理會、荒涼、驚訝、光潔、樸素、價值、興奮”等詞語
3、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寫錯的字:荒、值、素、感。
4、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讀錯的字:“逝、恥”是翹舌音、“素”是平舌音。
(三)初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1、齊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全文大意。
2、自由讀。指導學生自由朗讀,畫好自然段,并把表現陶罐和鐵罐動作和神態的詞句圈起來。
(四)給課文分段
根據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地點的遷移給課文分段。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
(五)作業布置:
1、中午:用田字拼音本把生字每個抄3次,組兩個詞。
2、用課文本抄寫P169頁新詞,每個抄1行。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抄下來。
3、預習課文。
(六)板書設計
27、陶罐和鐵罐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在國王的御廚里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荒涼的場地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上節課內容。
2、詞語復習
(1)PPT展示新詞,個別讀,糾錯,全體讀。
(2)強調易讀錯的詞語:懦弱、輕蔑、惱怒(n/l不分)、(平翹舌)羞恥、流逝、樸素。
(二)課文學習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
(1)全班讀第一自然段。鐵罐是一個什么樣的罐子?(驕傲)它是怎么對待陶罐的?(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挖苦,讓它在大家面前出丑)
(2)我們看到第一部分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什么進行描寫的?(對話)陶罐和鐵罐之間有多少次對話呢?鐵罐的又有什么樣的感情變化呢?請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的2~8自然段。
反饋:幾次對話?個別回答(3次),分別是哪三次?(第一次:2-4自然段、第二次:5-6自然段、第三次:7-8自然段)
陶罐和鐵罐有什么情感變化?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3)個別讀(兩位同學)第一次對話,引導學生分析鐵罐此時的感情態度是(奚落陶罐)。師師范讀,再找兩位同學個別讀。
(4)男女讀第二次對話。那這個時候鐵罐的態度還僅僅只是奚落陶罐嗎?鐵罐這時候是什么態度?(憤怒)男女交換讀,師點評。
(5)分組讀第三次對話。你感受到了嗎?鐵罐這時候的態度是怎樣的?(更加憤怒,火冒三丈,甚至要把陶罐碰成碎片,老師看看你們能不能讀出這種語氣來。)交換分組讀。
(6)同桌讀。ppt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
(7)第9自然段,陶罐不再理會鐵罐。
2、陶罐和鐵罐分別有什么下場呢?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并畫出關鍵的句子。
師總結: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鐵罐呢?課文怎么說的?連鐵罐的影子也沒看到。鐵罐去哪了?生銹了,消失了。
(三)小組合作:說一說、寫一寫
小組討論,個別說,說一說你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發。把你的啟發寫下來。
(四)師總結
(五)作業設計
1、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2、把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3、再找幾本寓言故事讀一讀,思考寓意。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三年級上冊第七組里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示情節、推進故事發展,塑造人物形象,闡明道理。全文共1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講的是自滿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謙虛的陶罐以禮相讓,據理力爭。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講的是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被人們挖掘出來依然如故,而鐵罐早已無影無蹤。從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應相互尊敬對方特長、和睦相處。讀懂課文講的道理是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比較喜歡讀童話故事,《陶罐與鐵罐》是一則童話,本篇課文內容簡略易懂,對話有趣,學生樂于去讀。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的詞句,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并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但是,三年級的孩子在閱讀這則寓言時,往往會過于沉浸在故事情節中,而使自己的認識會有偏差,他們會以為陶罐是好人,而鐵罐是“不好”的,幾乎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這種認識上的偏差,需要老師在具體的課堂情境中加以引導。
【教學重點】:
能抓住句中描寫人物神態或動作的關鍵詞,感受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從而有感情地朗讀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對話。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懦、辯、恥、逝、殿、掘”6個二類字及“驕傲、傲慢”等19個詞語,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寫人物神態或動作的關鍵詞,感受到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從而有感情地朗讀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對話。
3.明白要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直接點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請跟老師板書“陶”(課題已板書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筆是“橫撇彎鉤”。(同學們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預設):陶罐是什么物品?
師:陶,是用黏土燒制成的。(出示圖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將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2.檢查字詞。(出示課件)
(1)課件內容:
(一類字):傲慢 謙虛 惱怒 荒涼 樸素 價值 嘴巴 吵鬧 感受 捧起 和睦相處 盛東西
(二類字):懦弱 爭辯 羞恥 流逝 宮殿 掘開 奚落
學生齊讀、一生領讀、同桌互查。
(二)整體感知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選詞填空)
出示課件:鐵罐常常( )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鐵罐( )了。
光潔、樸素、美觀 無影無蹤 奚落
三、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一)學習課文的1-9自然段,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
1、師:鐵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樣奚落陶罐的?請讀課文的第1-6自然段,讀讀鐵罐的話,看看鐵罐是個什么樣的人?
出示課件:1-6自然段
生預設:鐵罐很傲慢,自以為是……
師:同學們說得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其實文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詞語。
出示課件:“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老師把“傲慢”變成紅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驕傲)。傲慢是這句話的關鍵詞,通過“傲慢”,我們能知道說話人當時的'神態,還能理解說話人當時的心情。這個詞還能讓我們讀出傲慢的語氣。誰來試一試?指導生讀,評價)
2、師過渡:傲慢表現人物神態的關鍵詞,而且這些關鍵詞出現在對話時的旁白(提示語)中,對話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個位置:句子中、前、后。請你找到旁白后再劃出表現鐵罐神態動作的關鍵詞。
生:同桌合作劃出表現鐵罐神態、動作的詞語。 (師生匯報交流)
師:用同樣的方法,找出描寫陶罐神態、動作的詞語。(學生匯報)
3、師:將說話人的神態動作帶進對話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小組內分角色朗讀2-7自然段。(小組間比賽)
(二)學習第7-9段,學生自己歸納表達陶罐和鐵罐神態或心情的詞語。
師過渡:關鍵詞能讓我們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態動作,可是作者有時不會在提示語中加上這樣的詞。(出示課本7-9自然段。)
1、請讀7-9段,考慮陶罐和鐵罐各自的心情變化?小組內討論并確立一個最恰當的詞語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讀課文。
出示課件: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 )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會鐵罐。
2、小組匯報學習。
a.生(小組代表)預設:陶罐很溫柔、不生氣、和氣…… 鐵罐:發瘋、更加生氣、怒火沖天……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師:假如有一個陶罐,一個鐵罐,你喜歡誰?為什么?
學生討論。
師:從你們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倆各有長短。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出示課件:陶罐、鐵罐圖片)了解國王御廚里的這兩個罐子是怎樣相處的。
2、揭題:《陶罐和鐵罐》。
師板書課題,學生一起書空,指導寫“陶”
二、復習詞語,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兩組詞:
奚落 傲慢 輕蔑 惱怒
謙虛 樸素
2、讀詞語。
3、下面老師再考考你們,看看誰會演,師:你能把“傲慢”這種神態表演出
來嗎?再出示“輕蔑、惱怒”……
全班表演。
4、讀了這些詞,你有什么發現?
三、品讀感悟
1、品讀1~9自然段,體會人物特點
(1)畫一畫
師:現在老師有個建議,咱們把陶罐和鐵罐的表情畫下來怎么樣?在畫之前,同學們,先把課文中描寫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語句,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然后再畫一畫。
A 生自由大聲朗讀1——9自然段,抓住鐵罐和陶罐的神態、語言好好研究研究:這是一只怎樣的罐子?(描寫神態的詞語用“▲▲”標出,描寫語言的用“~~”標出)
B 畫一畫:為陶罐和鐵罐畫上表情(教師提供表情圖,生選擇)
(2)反饋交流:生先介紹為誰選擇了什么表情圖,為什么?(要求抓住課文中的句子回答,內化文本)學生互相評議。
預案:※賞讀鐵罐
課件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鐵罐直呼其名,可見傲慢無禮。讀的時候語調上揚,有點挑釁的味道)
師言語激勵、引導:會讀,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會讀了。看看誰能讀出鐵罐的傲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可以看出鐵罐很神氣,自以為是,狂妄自大。語調下沉。)
▲“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鐵罐不友好,不講理,霸道,蠻橫。讀時聲高氣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賞讀陶罐
課件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誰能讀出謙虛的神態)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陶罐子可能還會說些什么?不會生銹、美觀)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教師隨機板書,引導學生觀察要寫的字,并書空)
3、讀10~17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鐵罐的結局
師:鐵罐認為自己很結實,就奚落容易破碎的陶罐,它們的結局又是怎么的呢?
(1)學生齊讀10——17自然段。
(2)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呢?(生提問,解疑)
預案:氧化? 鐵罐為什么不見了?
4、分角色朗讀。
四、對話交流,內化體驗
1、將陶罐和鐵罐的扮演者留下來,與學生對話
1、師:你們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
2、順學而導:鐵罐也有優點(堅固)
(隨機板書)
五、快樂寫字
1、課件出示:“陶、謙虛 惱怒”
2、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字
六、以讀引寫,拓展延伸
(課件)過了幾年,國王的御廚里又有了一個新的陶罐,一個新的鐵罐,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3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并嘗試了以下教學:
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學法,學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
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讀:指導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于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2、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
3、了解讀:圖文并茂,讀思結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電教質疑解疑,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有那些不同點?
A、學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b、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c、全班進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里發現了
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對人們又說了些什么呢?
③人們為什么沒有發現鐵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鐵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么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內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a、你覺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b、教師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4、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知道實踐
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最終運用于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計討論話題如下:
1、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3、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1、出示6個生字,并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范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及小組合作學習。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做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
2、不要以己之長比別人之短,我們要多看別人的長處的道理。
《陶罐和鐵罐》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從而理解課文所講的道理。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為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如下四大板塊: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進入文本,品讀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達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教法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并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表演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表演讀,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說”“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板塊: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假如你有一個陶罐和一個鐵罐,你喜歡誰?為什么?從學生的發言中總結出他們倆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從而使學生對文本產生興趣。
第二板塊:進入文本,品讀理解;
這個板塊主要抓住課文1---9自然段來展開教學。首先使學生了解“這9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而后抓住重點詞“奚落”進行挖掘,“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面對鐵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讓學生找一找、劃一劃,加深對文本的印象,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下來,課件兩次出示四個重點句子,重點進行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第三板塊: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性格特點,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鐵罐說道那樣,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堅固得什么也不怕?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抓住重點句子(1、2)知道陶罐不僅像原先一樣光潔、樸素、美觀,而且還成了文物。抓住最后一段,知道鐵罐并不刑他自己說的那樣堅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它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
②、“多美的陶罐!”一個人說,“小心點兒,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第四板塊: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過“你想對鐵罐說些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從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否則驕傲必敗。我設計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我們學習上、生活中有哪些驕傲必敗的事例,今后要怎樣做才對?借此進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塊:表達感受,深化感悟
1.從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請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說的話寫上去,寫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對陶罐說:
(2)我想對鐵罐說:
(3)我想對自己說:
(評: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珍視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前提下的富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從而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我們不能拿出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來,請全班同學起立,和你的同桌握個手,一邊握后,一邊說:“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5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并嘗試了以下教學:
【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學法,學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讀:指導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于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2、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
3、了解讀:圖文并茂,讀思結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電教質疑解疑
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有那些不同點?
⑴學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⑵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⑶全班進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里發現了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對人們又說了些什么呢?
③人們為什么沒有發現鐵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鐵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么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內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⑴你覺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⑵教師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4、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
知道實踐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最終運用于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計討論話題如下:
1、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3、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1、出示6個生字,并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范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6-01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5-29
小學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9-20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1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5篇06-01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5篇05-29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5篇)05-29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精選10篇)01-02
陶罐和鐵罐——續寫《陶罐和鐵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