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1-03-31 09:58:24 八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教學設計及反思

  《敬畏自然》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教學設計及反思

  1.培養學生熟練朗讀的能力,掌握生字詞。

  2.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3.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閱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樹立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預習文章,自學字詞,弄清文意。

  ⑵查詢、搜集、整理有關自然界與人類關系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教師:

  ⑴準備與自然、與保護自然相關的圖文資料。

  ⑵準備有關愛護自然的名言、故事、資料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人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跡,人類離不開大自然的庇護,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在她的懷抱中成長壯大。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發展,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上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人類曾宣稱要征服自然,而人類遭受自然懲罰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人與自然究竟是什么關系?為什么在自然母親面前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閱讀本文后,我們也許會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愛護大自然的責任。

  二、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新課 標第 一網

  學習目標:

  1.把握生字詞,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2.品味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感知內容,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一)

  1.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用筆標出讀不準的字詞。

  2.由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動筆標出有誤的地方,聽完后同學間相互交流。然后識記字詞,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肴

  3.指導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每個小組出一人讀,其它同學評價。)

  自學指導(二)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課文,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寫了什么內容,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文中最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是哪些?3.為什么要敬畏自然?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充足的時間閱讀后,進行課堂交流。交流之中,學生可以互評,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指導學生在講觀點時要學會講根據,可以用文中的話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教師引導學生發言后幫助學生整理歸納):

  (①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談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不要宣稱什么“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表達一種憂患意識和情感。 ②表達文章觀點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類常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愛護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展。)

  四、教師小結.

  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己。敬畏自然,即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五、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課后練)

  2.研討與練習一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嚴春友

  不要征服

  人 應該敬畏 自然

  應該愛護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為什么在自然母親面前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閱讀本文后,我們也許會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愛護大自然的責任。

  二、目標展示:

  1.品析文章內容,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

  2.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三、自學指導:

  仔細默讀一遍課文后,回答問題:

  1.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什么特點? 2.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3.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4.語言上有什么特點呢?

  四、交流研討:

  1.單個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

  2.學生討論,交流發言:(可以把問題分給四組)

  3.師生可以互動式參與討論,學生可以說,教師幫助引導歸納:

  ⑴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色彩,講究形象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說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⑵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的方法,最后引出中心也是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結論,從智慧——生命——敬畏自然與生命。

  ⑶也許印象最深的寫法有對比、有擬人、有反問。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例句,讀一讀,并比較一下用法的不同,從中看出用對比、擬人、反問的妙處。

  ⑷文中許多語句富有哲理性,可聯系文后的研討與練習(二)做一些反思和理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一些看法,教師引導評價就可以了。

  教師總結:

  我們整體感知到人類應該敬畏自然,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懼,敬畏就是愛護。人類要

  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愛護自然,求得人類自然和諧發展。

  五、拓展延伸

  1.比較學習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星空》、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

  2.以“人•自然•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感想,專題討論,課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老人,他有著無與倫比的智慧和無比寬闊的胸懷,他的一切兒女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熱愛自然,就是熱愛生命,就要樹立平等的對待生命的意識,與自然和諧共處。

  七、作業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它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是什么?請談一談你的看法。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嚴春友

  人類生命、與大自然         對比

  人類智慧、自然智慧         擬人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反問

  《敬畏自然》教后反思

  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敬畏自然語文教學反思03-18

《敬畏自然》語文教學反思03-19

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教學反思04-09

敬畏自然教學設計04-21

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的教學反思02-07

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反思03-15

敬畏自然的教學反思范文04-29

《敬畏自然》教學反思范文03-15

《敬畏自然》的語文教后反思01-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dvd播放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 丝袜制服国产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