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太空一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太空一日》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與】
1、自讀,預習字詞;
2、感知內容,理解關鍵句;
3、反復誦讀本文,體會作者文章感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速讀,了解“太空一日”所經歷的驚險與挑戰;(重點)
2、品味文章語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宇航員的優秀素質,學習我國宇航員的崇高精神。(重點)
導語設計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38歲的楊利偉成為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這一天,多少炎黃子孫翹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這是一次充滿挑戰和驚險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讓我們隨航天英雄楊利偉一道重溫那令人既興奮又緊張的天空一日。
學習過程
目標導學一:
檢查預習,了解背景。
1、認讀理解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熾熱輪廓模擬遨游嚴謹稠密瞬間概率燒灼
五臟六腑千鈞重負耐人尋味驚心動魄
2、介紹寫作背景。
教師介紹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
目標導學二:
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記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經歷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為自己要犧牲了――火箭發射
我看到了什么
在太空中
神秘的敲擊聲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飛船返回
2、讀了“我真的以為自己要犧牲了”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犧牲”的原因嗎?(用文中語句回答)
共振以曲線形式變化著,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幾乎難以承受,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沒有看到長城,卻為何要寫它?
(1)可以準確判斷各大洲和各個國家的方位;
(2)祖國的各個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還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從舷窗外飄過。
因為“有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航天員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長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很想驗證這個說法”,通過本次觀察,說明那些說法并不科學,從而表現出作者嚴謹的科學精神。
4、“神秘的敲擊聲”這一部分其實寫了在太空中哪兩個“突發的、原因不明的、沒有預案的情況”現象?
(1)都會產生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覺;
(2)時不時會出現神秘的敲擊聲。
5、“歸途如此驚心動魄”這一部分中,令“我”“驚心動魄”的是什么?
返回艙的舷窗出現裂紋,外邊可是1600―1800℃的超高溫度。
目標導學三:
細讀課文,探究質疑
1、結合課文,體會下面句子蘊含的情感。
(1)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
(2)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
(3)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的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面來人了!
(1)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了所有人為楊利偉挺過了艱難的共振過程而高興。
(2)通過景色描寫,表達了“我”在太空思家、愛國之情。
(3)表達了“我”回到地面、想從返回艙出來的急切心情。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點?
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依照火箭發射、在太空中、飛船返回的順序組織全篇。
3、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的最基本要求是嚴謹”。試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體會宇航員嚴謹、科學的態度。
(1)“那些物體懸浮在飛船外面,我無法捕捉回來,我至今還沒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無法捕捉,就不能判斷到底是什么。
(2)“技術人員想弄清它到底來自哪里,就用各種辦法模擬它,拿著錄音讓我一次又一次聽,我卻總是覺得不像。”“不是當時的聲音,我就不能簽字”感覺聲音不像,就不能確認,這是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
目標導學四:歸納總結,探究質疑
本文采用小標題的形式,詳盡地敘述了“我”(楊利偉)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現了航天英雄的沉著、冷靜和嚴謹、科學的崇高精神。
1、讀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樣的啟迪?
2、假如楊利偉到你們的學校和大家交流,你會向他提什么問題呢?
【教學提示】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梳理字詞。
大屏幕展示神舟五號發射、回收等幾段精彩視頻。
小組合作,同桌交流。
【學法指導】
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進行提取或概括。
采用小標題的作用:小標題既有提綱挈領、條分縷析的作用,又可以減少一些過渡性文字的鋪張,以便于突出重點。另外,還可以讓文章疏密有致,結構嚴謹。
【教學提示】
教師可適當提示,所舉例子要能突出“嚴謹”“科學”。
可結合學習、生活上的實例談感受。
所提的問題要圍繞航天話題,注意文明、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
1、本文的篇幅比較長,所以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這樣有助于深入文本,理解文意。
2、文章通俗易懂,但有必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體會其所蘊藏的思想感情。
3、適當的圖片、視頻展示,有助于理解文章,拓展課程資源。
不足之處:
1、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由于時間關系,忽視了他們對有關太空問題的解答。
2、課堂過于死板,還應該放手讓學生來提問。
【七年級語文下冊《太空一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1-12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2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合10-02
七年級語文下冊愛蓮說教學設計03-13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篇)04-15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精選15篇)08-05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篇04-16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5-31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2-14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