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的孩子》教學教案(三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1、說說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
2、揭題 學習“槐”字,理解“槐鄉”。
二、初讀課文,明確:“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1、提出初讀要求:讀通文章,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思考: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2、交流對問題的理解。
三、細讀課文,體會“快樂”。
1、那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呢?找找、劃劃相關的句子
2、交流、體會、朗讀。
(1)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2)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3)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3、小結。
點出──槐鄉孩子的快樂其實就是──采槐米(勞動)
4、讀出“快樂”。
在三個句子中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練讀。
四、聯系上下文,體會“勞動的艱辛”。
1、采槐米,撿槐米這種勞動,你認為是艱辛的嗎?
2、默讀課文,從文中找找依據。
3、交流(引導要點)。
(1)槐米小(第二節)。
(2)八月才有,天熱(第三節)。
(3)采的時間長。
五、理解“艱辛的勞動是一種快樂”的原因。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們覺得這不是苦,而是一種樂呢?
2、自讀第二小節后,交流原因。
六、積累句式。
槐鄉的孩子勤勞、懂事,他們的生活、快樂都離不開槐樹,槐樹就像他們的伙伴,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1、引讀,內化句式,體會特點。
2、拓展訓練。
(1)安吉。(竹鄉)
(2)黃巖。(橘鄉)
(3)草原。
3、再次朗讀,強化句式。
【《槐鄉的孩子》教學教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槐鄉的孩子》教案08-14
《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07-06
《槐鄉的孩子》教學建議12-18
《槐鄉的孩子》教學后記12-19
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09-30
三年級語文上冊的《槐鄉的孩子》教案03-03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槐鄉的孩子》教案10-05
三年級上冊《槐鄉的孩子》優秀教案11-30
三年級上冊語文《槐鄉的孩子》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