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堅持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放棄,不氣餒,繼續努力,直到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從這些堅持的事例中汲取力量,激發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僅供參考。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1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豐富多樣,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 蘇秦與孫敬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與魏人張儀同師鬼谷先生。他夜間讀書時,為克服困倦,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腳步上,這種“錐刺股”的精神激勵他苦心鉆研,最終成為六國宰相,合縱抗秦。
孫敬:漢代著名政治家,他好學不倦,讀書時為了防止打瞌睡,用繩子把頭發系在屋梁上,一旦困倦,頭發就會被扯疼,從而保持清醒,繼續攻讀,最終成為學識淵博的大家。
2. 柏拉圖與蘇格拉底
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他曾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曾布置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每天把手甩一百下。一年后,只有柏拉圖堅持了下來。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他在哲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愛迪生
愛迪生:美國著名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他發明電燈泡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面對助手的勸阻,他堅持認為:“到現在我的收獲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弊罱K,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他成功發明了電燈泡,照亮了人類的世界。
4.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她為了提煉出鐳元素,從上千噸的礦石中一點點提取,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堅持,終于成功提取出了幾克的鐳,并測定了其原子量,為科學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5. 貝多芬
貝多芬:德國著名作曲家和鋼琴家。他自幼學習鋼琴,后成為杰出的音樂家。然而,命運卻對他不公,他中年時逐漸失去了聽力。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他依然堅持創作,用心靈去感受音樂,創作出了《命運交響曲》等不朽的樂章,他的音樂作品至今仍激勵著無數人。
6. 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著名數學家。他家境貧寒,沒有文憑和導師,但他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學成才。他臥床三月翻書不止,最終寫出了《堆壘素數論》等數學著作,成為國際知名的數學家。
7. 威爾瑪·魯道夫
威爾瑪·魯道夫:美國著名田徑運動員。她因小兒麻痹癥而致殘,但她并沒有放棄對運動的熱愛和追求。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和努力,她最終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得3枚金牌,成為奧運傳奇人物。
這些名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堅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2
堅持而成功:名人例子。
堅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名人的成功都來自于堅持。下面,我們來看看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第一位是迪斯尼。迪斯尼是美國著名的動畫制作家,他曾經因為自己的才華而得到了一份在報社畫漫畫的工作,但是不久后,他卻被解雇了。他并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堅持畫漫畫,并最終在1928年成功創造了米老鼠的形象,由此開始了他的'動畫帝國。
第二位是林肯。林肯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之一,他在童年時代受到了很多打擊,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堅持讀書,最終成為了一位律師。他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來實現的。
第三位是貝多芬。貝多芬是歐洲著名的音樂家,他在年輕時就因為聾了而備受打擊。但是他并沒有放棄音樂,而是堅持創作,最終成為了一位著名的音樂大師。
這些名人的事跡告訴我們,堅持才是成功的關鍵。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努力不懈地追求成功。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3
1、堅持的道理論據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戰國)荀子
2.行百里者半九十。 ——《戰國策》
3.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東漢)王充
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東漢)班固
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
6.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清)彭端淑
7.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為它不舍晝夜。——(古羅馬)奧維德
8.對一個堅決朝目標走著的人,別人一定會為他讓路;而對一個踟躕不前、走走停停的人,別人一定會搶到他前面去,決不會讓路給他!(法)羅曼·羅蘭
9.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英)塞繆爾·約翰遜
10.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德)貝多芬
11.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 狄更斯
12.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法)居里夫人
13.取得成就時堅持不懈,要比遭到失敗時頑強不屈更重要。——(法)拉羅什富科
2、堅持的事實論據
1.長期堅持,終獲成功:歌德寫《浮士德》花了60年。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40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36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0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34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談遷花20年寫成了《國榷》,不料全部書稿被小偷偷走,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可是,他毫不泄氣,下決心重寫,又用了8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著作。從以上幾個數字里,我們可以看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堅持不懈。
2.王羲之苦練書法: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刻苦練習書法。相傳他苦練了20年,常在池里洗筆刷硯,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兒子王獻之問寫字秘訣,他指著家里的十八口水缸說: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就知寫字秘訣了!蓖醌I之真把十八口缸水寫完了,也成為了大書法家。
3.“事業常成于堅忍,毀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親眼看見,匆忙的旅人落在從容的后邊;疾馳的駿馬落在后頭,緩步的駱駝繼續向前!闭\如詩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遙,比拼的并非一時一地的速度。在貴州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揮灑36年時光,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恒心,最終鑿通“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徹底改變了祖祖輩輩缺水的命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沒有從天而降的“偉力”;那些不急不躁、朝著既定目標砥礪奮進的人,才能在日積月累中抵達夢想的彼岸。
4.蘇格拉底曾給學生們布置作業,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結果,第一天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但一個月后尚能堅持者僅剩一半,一年后還在堅持的就只有柏拉圖一人了,F實中,不少人在干事創業之初也都意氣風發,但在漫長而艱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漸褪去了干勁與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終能遇到美好風景。堅持,可說是夢想的生動注腳。
5.孫楊,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奪得了中國男子游泳的首金,不僅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奪得了冠軍,而且刷新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他也因此成為聞名世界的游泳健將。孫楊為何會有如此驚人的成績?曾經有位主持人問孫楊每天的訓練量是多少。孫楊說:‘我不太清楚每天的,但是我算過大概一年的.訓練量大約能繞地球一圈。”持之以恒,成就了孫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6.是堅持,讓他在平凡的路上走出了不平凡:王順友被人們稱為馬班郵路的鐵漢。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里躑躅獨行; 20年,步行26萬千米,足可重走長征路21回,環繞地球6圈半;20年,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現出一一種不平凡的偉大。
7.愛心30年:林秀貞是河北省農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這位樸實的農村人,用30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圣賢,官員做這等事是本分,農民做這等事是偉大。這位農婦讓九州動容。
8.黃伯云花了15年,終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長劍”一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飛機剎車片,使我國成為繼英、法、美之后第四個擁有航空制動材料生產技術的國家。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結束了該獎項連續6年空缺的歷史。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4
1、海明威和他的“硬漢形象”。
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個極具進取精神的硬漢子。他曾嘗試吃過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場亮過相,闖蕩過非洲的原始森林,兩次世界大戰都上了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歲的他見一意大利士兵負傷,便冒著奧軍的炮火上去搶救,結果自己也被炸傷了腿,但他仍背著傷員頑強前進。突然間,炮擊停止,探照燈大亮,海明威終于回到陣地。原來是他的英勇行為感動了奧軍將領,下令放他過去。
作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過莎士比亞,“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湯達打在地上說胡話。決心下定,就得奮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思{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不服氣,匆匆寫了一部小說要超過人家,反遭失敗。倔強的海明威爬起來再干,終于寫出了小說《老人與!,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寫下了一句響當當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不能打敗他!”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敗的,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有信念。即使過程艱幸,最終也能有所收獲。
話題:“成功的曲折”“永不言敗”
2、一次成功就夠了。
以下是一個人一生的簡歷:5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14歲時,他從學校輟學,開始了流浪生活;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而軍旅生活也是處處不順心;18歲時,他娶了個媳婦,可只過了幾個月,媳婦就變賣了他所有的財產逃回了娘家;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可不久又放棄了;后來,他賣過保險,賣過輪胎,還經營過一條渡船,開過一家加油站,但都失敗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館的主廚和洗瓶師,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館,他又失業了;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而他仍一無所有。65歲那年,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用這105美元保險金創辦了自己的一份嶄新的事業;88歲高齡時,他的事業終于大獲成功。
他,就是窗體頂端窗體底端肯德基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
分析:一輩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機會,你就會成功;如果你放棄追求,再多的機會,你都不會成功。
話題:“挫折是一筆財富”“困境與成功”
3、80美元環游世界。
有一位叫羅伯特·克里斯托夫的美國人,想用80美元來周游世界,他堅信只要有信心,有誠意,任何目的都能達到。
年僅26歲的羅伯特完成了準備后,他就在口袋里裝好80美元,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旅行。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羅伯特為什么能成功?全在于他有積極的心態——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人一旦定下目標,就得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那樣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分析: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伯特的經歷印證了一句俗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話題:“成功的魔杖”“夢想與堅持”“信念”
4、我竭盡全力。
一天,戴爾·泰勒牧師向教會學校的一個班宣布:誰要是能背出《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他們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那是許多孩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但是,《圣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有相當大的難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歲的學生竟然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誦了下來,沒出一點差錯。泰勒牧師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要知道最虔誠的信徒能背誦的`也很少有,更何況是一個孩子。牧師在驚嘆他有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是如何背下這么長的文字的呢?”這個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后,這個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軟件公司的老板,他名叫比爾·蓋茨。
分析:人們在做事之前,往往總是強調困難的因素,而不愿動手,其實,這只不過是為自己的惰性找一個借口。大多數時候,不成功僅僅是因為努力得還不夠罷了。
話題:“立志與成功”“人生的奮斗”
5、左思立志,堅韌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了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鴻篇巨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壇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游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他廣泛查訪了解,大量搜集資料,然后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里、籬笆旁、廁所里到處放著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他就隨手記錄下來,并反復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終于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余,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分析:認準行動目標,不為外人所動,堅持就是勝利,挺住就是一切。
話題:“磨礪與成功”“如何對待別人的嘲笑”
6、孫中山的崇高信仰。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么?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孫中山執著無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
話題:“成功與信仰”“成功的動力”“可貴的信仰”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5
一、《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關鍵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小朋友。萬斯同因為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許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二、《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為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因為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覺自身手下的窗戶竟是教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三、《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四、《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五、《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身也是東晉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六、《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可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七、《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所以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覺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伙。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6
1. 托馬斯·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泡的過程中,他試驗了上千種材料,失敗了上千次,但他從未放棄,最終成功地發明了電燈泡。
2. 邁克爾·喬丹: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在高中時曾被校隊淘汰,但他沒有放棄,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NBA的傳奇人物。
3.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罪與罰》在出版前曾被出版社拒絕,但他沒有放棄,繼續寫作,最終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之作。
4. 賈伯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在創建蘋果公司的過程中,他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但他始終堅持,最終將蘋果打造成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5.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在起兵反抗曹操的過程中,他多次失敗,但他從未放棄,最終成功地建立了蜀漢政權。
6.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在創建阿里巴巴的過程中,他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始終堅持,最終將阿里巴巴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之一。
7. 邰麗華:中國著名的.殘疾人舞蹈家,她在兩歲時因意外失去了雙臂,但她沒有放棄,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世界級的舞蹈家。
8. 阿姆斯特朗:美國宇航員,他在成為宇航員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挑戰和困難,但他始終堅持,最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 7
1、張桂梅: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人物事跡: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為止累積幫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圓夢大學。
經典語錄: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人物關鍵詞:人生取舍、樸素無華、無私奉獻的人間大愛、為教育事業默默耕耘、堅韌頑強拼搏精神等
人物評價: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曹鵬
讓時間在音樂中流逝的指揮家 曹鵬(97歲)
他的一生,是藝術和教育的一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用音樂振奮人心;在獨自求學的日子,他用音樂鍛造靈魂。雖然說手執指揮棒,但是他從來不拘泥于殿堂:他將交響樂帶到了工廠、農村、軍營、校園,讓每一個平凡的角落,都有美好的旋律;他也用音樂,叩開了一個特殊群體關閉已久的心靈。他用自己的生命篇章告訴我們,如果時間一定要流逝,就在音樂中流逝。
3、張伯苓的理想。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希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話題:“教育與愛國”“人生的目標”
4、為人師表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后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并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
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于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后,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惫唬蚰且院,他再也不吸煙了。
5、研究從兒子開始
陳鶴琴研究幼兒教育從觀察和實驗入手,他以自己的`孩子為研究對象,對其身心變化進行了周密的觀察和實驗,并作出了詳細的記錄;诖罅康囊痪材料,他寫出了兩本關于兒童心理研究的著作。隨后,他又在自己家中進行一系列實驗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陳鶴琴崇尚激勵式教學,尊重兒童的天性,巧妙地利用好奇心來引導孩子探究問題。他試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國乃至國際的認可。他本人更是為我國教育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6、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有教無類”的理念,打破了貴族階級對教育的長期壟斷。盡管弟子眾多,但孔子仍能根據每個人的特質來教導。某日,子路問道:“若有突發事件,是應當即付諸行動,還是置身事外呢?”孔子說:“應該跟父兄或老師商議后再行動!彪S后,冉有也來問了同樣的問題,孔子說:“你該當機立斷,放手去做。”目睹了全程的子張大惑不解,孔子解釋道:“子路為人魯莽,需三思后行;冉有優柔寡斷,需要下定決心。我這是在因材施教。”
7、沙炒豆與護腿壇
蔡元培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從小安靜謙和,喜歡讀書。為了激勵自己,幼小的蔡元培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將大人給他的沙炒豆存起來,背一遍書,就獎勵自己一顆。一小堆豆子還未吃完,他已經將書上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蔡元培的家鄉是著名的水鄉,每當他夜間讀書時,都免不了要被蚊蟲叮咬。他想出一條妙計,將兩只空酒壇套在腿上當做“護腿壇”,這樣就可以安心讀書了。
8、李吉林的專業發展
李吉林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和語文教育專家,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她長期堅持教學改革,由她一手創立的情境教育理論及操作體系,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60多年來,李吉林一直扎根于一所小學——通師二附,專注于一件事——為了兒童的學習。歷經40多年的教改探索,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情境課程,李吉林探索出一條讓兒童快樂學習的有效途徑,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情境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形成了頗具影響的情境教育學派,成為教育史上的重要一頁。
9、以身垂范,一世師表
斯霞是我國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她為人師表、以身垂范,將自己的愛與熱情全都毫無保留地傾注到學生身上。在她愛人病重時,她還奮斗在教學一線。她善于鉆研、獨辟蹊徑,開創了獨特的教學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斯霞老師一生沒有離開過學校和講臺,即便是在退休之后,她也時常來學校聽課,為青年教師進行指導,還捐出自己的積蓄,建立了斯霞獎學金。她60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是當之無愧的杰出教育實踐者。
10、情同母子、真愛無邊
霍懋征是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學畢業后,她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她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她班上曾有一位家境貧寒、性格頑劣的學生,不愛學習、經常闖禍。但是霍老師并沒有放棄他,而是用自己的愛來感化他,最終這位學生轉變思想,開始努力學習,很好地融入了班集體。盡管他們曾一度失去聯系,但在多年之后,這位學生還是找到了霍老師,誠懇地對她表示感謝。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素材】相關文章:
因放棄而成功的名人故事07-17
付出汗水收獲成功的名人素材04-09
名人因自律成功的故事15個10-15
名人素材05-06
主題為堅持成就成功的名人故事10-04
因自律而成功的名人簡短事例范文10-04
堅持的作文素材06-07
堅持的作文素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