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故事》評課稿?2篇
《維生素C的故事》評課稿1
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維生素C的發現經過,使學生懂得任何發現、創造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與實踐,甚至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同時讓學生體會哥倫布心情的變化,讓學生感受人性的善良與偉大。
這節課是本節課的第二課時,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和文本進行對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情感體驗,才能吸收原汁原味的精華。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以學生的觀察、朗讀、體驗、想象為主,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語文課堂就充滿了靈性,洋溢著生機,教者緊緊抓住哥倫布的每一次心情變化,讓學生體驗、感受人性的善良與偉大。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人類為了達到一定目的必需有探險精神還要付出一定代價。從學生的各種猜想中教者能夠適時的啟發和點拔,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合理,促進了學生情商的發展。
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觀察、體驗、想象等方法的培養,難能可貴的是教者把學習不知不覺中延伸到課外,從課堂開始的匯報搜集到有關哥倫布的故事或材料到布置課后搜集有關維生素C的知識,了解一下其作用,并了解我們經常吃的哪些食品中含有此物質?這些都有利天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興趣。
對于這節課本人也有一些想法提出來與教者共同探討:
第一、在學生大膽想象,勇于表達的時候,我們教師又為什么要受到束縛呢?解放學生,解放自己,跟孩子一起去想,給孩子大膽的評價,那樣一定會錦上添花。例如在“哥倫布噙著眼淚點了點頭……”這句話后的省略號,可讓學生體會一下這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表達了哥倫布什么樣的心情?教者在這里可以更加大膽的讓學生去想,去說。
第二、在分析課文第4小節時教師如果增加兩個提問:1、哥倫布如果繼續帶著船員會怎樣?2、你從船員和哥倫布的身上可以學到什么?讓學生大膽討論,一方面有助于對哥倫布做出把生病船員放在島上這一決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理解人類為了達到一定目的必需有探險精神還要付出一定代價。
最后建議教者在第三課時匯報維生素C相關知識時有意識的指導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
教學是藝術,只要我們心中有學生,給學生一個舞臺,給學生一個施展的空間,有時收到的效果會意想不到的。
《維生素C的故事》評課稿2
《維生素C的故事》是一篇介紹維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節,生動地向讀者介紹了維生素C的有關知識。從唐老師的教學設計上反映出,她是抓住了哥倫布心理變化這一感情線索來講述的。在教學中,唐老師能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有些大的問題設計的很好,能突出文章的重點、難點,但在講解時又生出了許多小的問題,顯得有點細碎,這好像是大多數語文老師共同的弊病吧。總是覺得老師一問接著一問,給學生自己匯報的機會很少,本來是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了,但匯報時老師還是在引導,有些小的問題學生應該很容易自己就能說,可老師好像沒給學生自己匯報的機會,看似很流暢,但旁觀者清,總感覺老師說的有點多了,不過這一點許多老師都很難克服的。
從整堂課看,我感覺馮老師自身的語文素養很好,語言準確簡練,充滿了激情,抑揚頓挫,感情飽滿,給學生一定的感染,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也是很專注,很有激情,加上老師的過渡語精彩、流暢,師生配合默契,完美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有就是老師能用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感染學生,激發了學生跟著老師去讀,同時給于學生及時的評價、激勵,評價語豐富,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課堂上以讀為本,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以讀促講。教師指導朗讀的方法靈活多樣,讓學生在情境中讀書,重視讀中感悟,拉近與文本的對話,學生學得很輕松。
【《維生素C的故事》評課稿?】相關文章:
維生素C的故事說課稿11-05
有關《維生素C的故事》一課的教學反思06-28
漢語拼音《z c s》評課稿06-13
教《維生素C的故事》后有感04-02
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說課稿11-01
《維生素c故事》課文讀后感07-20
《春聯》評課稿11-29
《春》評課稿03-20
維生素C的故事讀后感3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