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沒頭腦和不高興》導學案
【五年級《沒頭腦和不高興》導學案】
設計理念: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本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自學為主,來訓練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白如果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長大就會給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認識“咒、暫”兩個生字。
重點難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白如果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長大就會給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教具準備:
插圖、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學習童話嗎?為什么?
今天,我們再學一篇童話《“沒頭腦”和“不高興”》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3)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細讀課文。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抓住“沒頭腦”和“不高興”變化前——變化后——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線索)
(1)初讀了課文之后,誰能按照“沒頭腦”和“不高興”變化前——變化后——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線索給文章分為三段?
變化前: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好朋友。“沒頭腦”做事總想不周全,丟三落四。“不高興”做事總和大家相反,經常鬧脾氣。他們在仙人的幫助下長大了,“沒頭腦”作了建筑師,“不高興”作了演員。)
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這個內容?(1—11)
變化后:
他們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煩惱,請求仙人把他們變回來。
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個內容?(12—20)
變回原來的樣子:
(“沒頭腦”明白了要從小養成好習慣,并開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2)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抓住“沒頭腦”和“不高興”變化前——變化后——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線索)來概括主要內容。
2.探究明理(1)提出探究專題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瀏覽課文,畫出來。(文章最后一段:“他說不管是不是夢,從小養成好習慣總是對的!”)
“沒頭腦”為什么這么說?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并談談你對要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的認識。
(2)分段匯報
A.讀第一段,體會小時候不養成好習慣,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害。
誰從第一段中,找到答案?
B.讀第二段,體會小時候不養成好習慣,會給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給社會帶來危害。
“沒頭腦”和“不高興”認為小時候沒有養成好習慣沒什么,長大照樣能干大事。是不是長大就能改好呢?讀第二段,從第二段中找答案。
(3)角色換位,明道理
此時,你就是這個“沒頭腦”,看著自己設計的大樓、看著臺上不肯倒下的“不高興”,你有什么想法?
(4)你喜歡這個童話嗎?
(5)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沒頭腦”與“不高興”?他們遇到過什么麻煩嗎?
四、課外拓展。
想象一下,如果“沒頭腦”當了演員,“不高興”當上了建筑師,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五年級《沒頭腦和不高興》導學案】相關文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教學實錄07-04
《“沒頭腦”和“不高興”》教學反思07-04
《和時間賽跑》課文導學案04-04
《將相和》導學案范例05-05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03-14
讀《沒頭腦和不高興》有感作文04-24
讀《沒頭腦和不高興》有感范文04-09
五年級上冊《沒頭腦和不高興》教案07-04
《在烈日和暴雨下》導學案設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