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搔
sāo ㄙㄠˉ
1. 撓,用手指甲輕刮:~癢。~頭。隔靴~癢。
2. 古同“騷”,擾亂。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搔 sāo
〈動(dòng)〉
(1) (形聲。從手,蚤聲。本義:用指甲輕刮)
(2) 同本義 [scratch]
搔,括也。——《說文》
而敬仰搔之。——《禮記·內(nèi)則》。注:“摩也。”
足可搔而絕。——《漢書·枚乘傳》。集注:“謂抓也。”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3) 又如:搔背(以指甲搔脊背);搔掐(以指甲抓刮);搔捫(爬搔撫摸);搔摸(呵癢);搔首(爬搔頭部);搔耙(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4) 通“騷”。騷擾;騷亂 [annoy]
殘賊天下,萬民搔動(dòng)。——《淮南子·兵略訓(xùn)》
吳起長(zhǎng)兵攻取, 楚人搔動(dòng),相與泣 悼王。——《鹽鐵論·非鞅》
所在搔擾,更為煩苛。——《三國(guó)志·陸凱傳》
(5) 又如:搔動(dòng)(騷動(dòng);擾亂);搔擾(動(dòng)亂不安,擾亂);搔搔(憂慮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