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作文集合(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敘文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記敘文作文 篇1
大年三十,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在那天晚上我可以吃豐盛的大餐,還可以放鞭炮,還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
那天,我媽買的`菜不是很多,但都是我的最愛。有螃蟹、墨魚、小黃魚、土豆、豆角等等。我媽下午三點鐘開始燒飯,那時我們在門旁守著,因為從廚房飄出的香氣,讓我肚子也餓了,饞得直流口水,多想進去偷吃,可是沒機會。好不容易等了半個小時,我終于看到我媽燒好了一盤菜,我一看是筍,我趁我媽沒注意時候,抓了一條,立刻放進嘴里,卻燙了舌頭。
等啊等,大約過了三個小時,我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我是第一個跑到廚房的,因為我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了,我媽拿來碗筷,我們一家人進廚房時,你一言我一語,說說笑笑,大家講得都是在這一年里的生活經歷,可能講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呢,我只顧吃沒有講話,我媽燒的菜太好吃了,特別是土豆,軟軟的,小小的,我一口能吃好幾個,我媽問我:“今天的菜好吃嗎?”我大聲地說:“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又說:“我媽,你今天晚上燒點飯起來,放到明天,這叫作年年有余。”我媽說:“好的,我等一下就去燒。”
吃過晚飯,爺爺、奶奶去他們的房間拿了個大紅包出來,我接過紅包,連聲說:“謝謝,謝謝!”高興得合不攏嘴。
今年的除夕真快樂!
記敘文作文 篇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題記
人的一生,總少不了書的陪伴,各式各樣的書籍陪伴我們成長。教科書、漫畫書、小說、詩集……我從書中收獲了很多。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保爾·柯察金陪伴著我,讓我懂得了“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話激勵著我,陪伴著我,每當我學習偷懶、松懈的時候,一想到這句話就又打起精神,努力學習。
憑借著頑強的毅力、無限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靠著船上簡單的工具和槍器械在荒島上度過了28年。每當我受到挫折、失去斗志時,魯濱遜這種頑強的精神便陪伴著我、鼓勵著我,讓我在失敗中學會堅強。
從《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我真切地了解到兒童淳樸的天性,趨近自然的生命力的重要性。我也幻想著有一天在小湯姆作伴下一起經歷一次奇妙的冒險。
曾經沉醉在《繁星·春水》那篇篇短小精煉的文章所蘊含的哲理中。
《弟子規》、《三字經》中的諄諄教誨使我變得更孝順、更誠實。
而在閱讀小說《妞妞》時,多少次被作者苦難經歷所打動,潸然淚下。
……
書籍,陪伴我成長,和我一起走過十二個春秋;書籍,還會繼續陪伴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驛站。
記敘文作文 篇3
晨曦,太陽從地平線緩緩升起,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看著天空的朝霞變化出各種姿態,實是一種享受。視線緩緩落下,落在一顆不起眼的大樹上。
望著身旁的這棵大樹,身形魁梧,大約30米高,而寬度,恐怕是3個人也圍不上吧,顏色由深棕色漸漸褪盡,樹葉和著風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如一聲叮囑,溫暖而細膩。
一只色彩斑斕的鳥停留在這顆大樹上,則襯得這棵樹極其丑陋,樹葉埋進土里,聞著聞著,一股腐味撲鼻而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嗎?
記得你,在腦海中記得有你。小時候,總跑到你的身旁,對你傾訴著生活的不愉,而你總愿意聽我傾訴。那時候,我很內向,因一點小問題就悶悶不樂,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便獨自坐到你的腳下,看著你,望著天上的星星,你搖搖手臂,我當成你逗我嬉戲,你甩甩頭發,我當成你在跳舞……而這一切的一切,不正證明你是有語言,有情感的嗎?此后,每經此處,都想與你談談心,于是,我在你的看護下,長大,性格也變得開朗,我想是,你賜予我的一份恩惠吧。
歲月終歸是留不住你的容顏,它如一把無情的刻刀,肆意地在你的臉上留下屬于它們的紀念,你無怨無悔,即使容顏已改,你那博大的.情懷也會永駐心間。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掠過的風不禁向世人展現那曼妙的舞姿,動物音樂家們也為這只舞奏出專屬的伴奏。
夜已長眠,一切的一切都睡著了,大樹,我知道唯你沒睡,堅守崗位是你的職責,你就是這樣的,默默無聞,無私的為他人服務。
人生之悅,不過最美的旖旎。你如一位朋友,帶引我走出內向;你如一位老者,使我有所教益;你如一位戰士,澎湃在我心田……
愿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點評:大樹猶如心靈圣者,洗滌小作者的心田,待其綠蔭濃濃,枝繁葉茂。
記敘文作文 篇4
成長是一個音樂盒,里面載滿娓娓動聽的歌;成長是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里面有我“酸甜苦辣”的故事;成長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話,里面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到家,只顧埋頭做作業,當我做完作業時,向窗外望了望,天空織滿烏云,已經陷入黑暗中,我連忙看了看手表,驚訝地大叫:“已經六點了,媽媽也快下班。”天這么黑,我就像半天云里踩鋼絲——提心吊膽,心里忐忑不安地想:會不會下雨呢?媽媽有沒有帶傘呢?
剛想完,天空像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立刻下起黃豆般的雨,雨像斷了線的珍珠從天而降,同時響起震耳欲聾的聲音,狂風大作,我聳了聳肩,披上一件衣服,又從媽媽房間拿起一件大衣與雨傘,迅速到媽媽工作的地方,只見里面的人寥寥無幾,我尋找不到媽媽的身影,心中非常失望。這時,一位阿姨走過來,和藹可親地說:“你媽媽不是回家了嗎?”這聲音猶如一根鋒利的針刺在我心中。我走出店門,按原路返回家。我從一家店鋪中看見媽媽在那避雨,趕緊走了過去,媽媽也看見我了!她望了望我手中的.傘和大衣,溫和地說:“女兒,你長大了,懂事了!”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像喝了蜜糖一樣甜。
然后,我們母女哼著小歌邁向回家的路上……
成長,真好!不僅得到父母的贊揚,而且讓我懂得了孝順父母是兒女的責任,父母也為我們的成長而感到無比的欣慰!
記敘文作文 篇5
小草,對于許多人來說其實不陌生。尤其是對我們這一些農村孩子,幾乎天天都能見到小草的影子,因為小草太容易見到了,太平凡了,太普通了。正是它的普通,才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我要說我們人類更喜歡那些默默無聞的小草。其實小草的作用和好處比那些養在華圃的奇花異草的優點可貴多了。
草,就是全部草本植物的統稱。因為農民的莊稼里經常長出雜草,所以人都很討厭它。但我卻不這樣認為,相反還有幾分喜歡它。
草,可以保持土壤、水分,進行光合作用,凈化空氣,把二氧化碳吸收,再源源不斷的為人類和生物提供氧氣;草,還可以綠化環境,美化家園。有的草甚至還可以治病。
當春天來臨的時侯,小草們第一個復蘇,從濕潤的土壤里冒出一個個綠色的小芽兒,為我們報告春天已經來臨的喜訊。我喜歡小草,但我更喜歡鄉間小路,曠野山坡,河流小溪的小草。走在鄉間的小路曠野,河流溪邊,看著綠草茵茵,聞著清新芳草氣息,好不心曠神怡。等到雨過天晴,你看那山更美,草更綠。
花園里的花草就沒有這樣的大手筆,不用半點人工,卻把整個大自然裝點得那樣自然,美麗。不同季節,向人們傳遞不同訊息,裝點不同景色。農民伯伯不喜歡草,是它張在不該張的莊稼地里。可是,農民伯伯又要用它養活牛、羊、雞、鴨等。還可以堆積起來,為人們提供優質有機肥。人們瞧不起小草,就因為它的小,它的普通,普遍。人們見慣了,沒有留神在意。草的內涵——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就拿那稗草來說農民伯伯最痛恨它,多數人不喜歡它,不管是對它的種子嫩芽,一律斬盡殺絕,毫不留情。可是它依然頑強活著,繁衍著。它執著頑強,不屈不撓,向人類展示它的存在。
其實,稗草并不是一無是處,只是人們沒有發現它的好處,我看過一篇文章《懷念稗草枕》,說的是一位農村女孩到大都市生活,她媽媽冒著烈日,去采集大量稗子,然后曬干,給她女兒裝了一個枕芯,她女兒枕著枕芯,懷念家鄉的.情節……稗草都能找到它的價值,只是沒有人發現。
小草,默默無聞的來,又默默無聞的去。它向人類展示它生命的存在,不計較人們對它的評價,把最美好的綠色留給人間,把最美好的一身留給人間。我愛小草,愛它的樸實無華。愛它高尚的情操。
記敘文作文 篇6
誠者,天之道也
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舉止言談離不開誠信,社會的和諧與繁榮也離不開誠信。誠信之于人和社會如同鹽之于各式菜肴,須臾不可缺少。
康德曾經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而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璀璨耀眼,而俯察內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卻需要我們在心中再次檢視與自省。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需要面對的誠信考驗有很多,助學貸款的還款問題就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對于很多相對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大學生,國家和各省都有助學貸款的資助政策,確保大學生能夠如愿步入大學校園。其實貸款的還款年限和具體流程充分考慮到了大學生的利益,確保受資助大學生可以畢業后通過自己的努力還上貸款。這就要求受資助大學生在享受這些助學惠民政策的同時,樹立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畢業工作后積極還款,讓這些政策更好地服務與其他需要資助的大學生,讓愛心與誠信的接力棒不斷傳遞下去。
另一個典型的誠信問題就是考試作弊問題。十年寒窗,很多大學生以為進了大學就沒那么多的約束,學業上得過且過,期末考試時就有一些寄希望于“走捷徑”通過考試的學生。而誠信如此重要,我們更應倍加珍惜,如果僅是為了相對漂亮的分數,或是逃避一時的難堪,而在自己的回憶里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豈不可惜?也許有些同學的考試成績的不是太如意,可是即使自己的成績不理想,也不要在考試中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我們應當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贏要贏得別人心服口服,即使輸也要輸的坦坦蕩蕩。
“誠信”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只有“誠實守信”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這四個字做起來卻不簡單,面對外界的誘惑,“誠信”是否依然屹立不倒?因此,在當今社會,我們要樹誠信之風,揚誠信之氣。
可是,由于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很健全,導致有些人心存僥幸,誠信意識和觀念淡薄,各種不講誠信,不講道德,不守規矩的現象屢屢發生。各種不講誠信、不守誠信的人和事仍然很多,嚴重沖擊著社會秩序,腐蝕著人們的靈魂。這說明要恢復和重建那些被敗壞了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是何等的不易。它是一項系統工
程,必須從政府到每個機關、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到每個公民作自覺的、不懈的努力。
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信義兄弟”建筑商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車禍中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愿,弟弟孫東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33.6萬元工錢發到60多名民工手上。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二十年來,孫水林用時間證明著誠信,在他罹難之后,弟弟孫東林繼續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哥哥當初的承諾、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不論是建筑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無論干任何事,誠實守信最可貴,得信義者得市場,誠信是立身之本。孫家兄弟的壯舉,足以讓那些克扣工錢拖欠工資的老板汗顏。孫家兄弟的義舉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也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責任的履行。這是中華民族恪守的道德標準,也是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孫家兄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道德與責任是社會前行的基石。他們竭力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基本權利,并且重視弱勢群體的權益,這是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的一種展示。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物質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許多人把誠信二字重新定義,認為誠信只需要向利益講究,誠然,我們失去了一種信任,似乎對自己無關緊要的信任,可以給自己更多的空間以利于個人發展,當然我們無視誠信與道德,失去了一種對利益以外的責任感,失去了一種做人的良知和道德譴責,人與人的關系乃至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扭曲的,我們所共存的社會風氣是逼仄狹隘的。
“人因誠信而立。”作為當代中國青年,個人認為每個青年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至少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是一個長遠而有意義的品格持續過程,看似簡單卻對個人和他人乃至社會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推進,一個有誠信的社會是文明的,一個文明的社會必然飛速發展,對于小到個人,大到種族和國家發展是智慧而民主的,值得每一個人嚴肅去審視;去鞭策。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呼吁誠信,呼吁一種不容喪失的社會責任,理論性的道理也不在少數,而自覺自愿的人始終是在少數,這實在是一種人的不理智和不文明而制使社會走向落后的體現。誠信
意識需要得到廣泛的`普及,這不是一種思維,而是一種自覺的理念,現在我們對誠信的認識遠遠不夠,甚至是扭曲的,呼吁力度也遠遠不夠,甚至成了一種遭人唾罵的牢騷,這令“誠信”二字在社會中顯得很蒼白。
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近年來,在主流媒體和國家的呼吁和努力下,人們的誠信意識在緩慢地蘇醒。這恰如分蛋糕一樣,早些時候,我們的面前其實沒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團和氣,沒有什么可以爭執的東西。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大概是有了一個蛋糕可供眾人分配,但蛋糕不夠大,并不能保證每一個人可分得心滿意足的一塊,況且又沒有特別清晰可信的分蛋糕的規則,結果眾生你爭我奪甚至爾虞我詐,無非是想讓自己的那一塊做得大一些,自然,別人的蛋糕就少了,這個時期,人們對誠信的呼喚最為迫切。隨著社會的逐漸富足,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規則也明確了,社會誠信就會好得多。因此,中國人現在如此迫切地呼喚誠信,并非倒退,而是我們正在爬坡,正在重新檢視自己所生存的社會環境。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誠信的禮儀之邦,我們有過在人類史上燦爛輝煌的五千年文明,也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民族,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卻失去了很多精神文明的財富,導致了文明社會下的不穩定性,我們匱乏的不止是能源、物質和智慧,還有我們的精神良知和道德。好在誠信是可再生資源,我們需要一種不宣的共識,捍衛誠信,是在捍衛一種不容喪失的社會責任,捍衛一個文明社會的尊嚴!
記敘文作文 篇7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天空下起了雨,我渾身無力,懶懶地躺在沙發上,母親用手摸摸我的額頭,臉上露出了非常著急的神情,說:“發燒了,要去醫院,這可耽誤不起。”
母親急急地拿起背包,將我背在了肩上,吃力地下了樓,臉上流出了汗水,于是我對母親輕輕地說:“媽媽,您休息一會吧,我不要緊!”媽媽連忙說,“不行!我們快走吧!”于是又吃力地背起了我。天,下著大雨。母親喘著粗氣,累得不行了。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就休息一會兒吧,你瞧,你都累得不行了!”媽媽看著天上下著的大雨,又看看我,把外衣脫了下來,給我穿上了,我剛要說:“媽媽……”媽媽打斷了我的話,“你先穿著吧,你發燒了,可不能讓你淋著雨!”我啞口無言,想說些什么,可是喉嚨又象塞了一塊棉花似的,我眼角感覺濕濕的,兩粒淚珠從我眼角流了下來,一直流到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母親背著我,滿頭大汗,終于把我背到了醫院。來到了醫院,我上了床,才發現母親的頭上、肩膀上、衣服一大半濕透了,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說不出什么滋味。母親坐在床邊,安慰我說打完針明天就會好了。母親笑著對我說:“假如有一天,我變老了,走不動了,生病了,你會不會背我來醫院?”我輕輕地點著頭,母親臉上露出了喜悅,我這才發現母親眼角又多了一絲皺紋,這也許是為我發燒而留下的一絲痕跡。好象這道痕跡不是刻在母親的臉上,而是記在我的心里,刻在我的腦海里,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母親所對我付出的愛我一生難以回報。當我對母親說,母親你對我的愛,我會回報你的。母親感動的話讓我流出了淚水,淚水再次迷糊了我的眼睛,母親說的那句話是:我不求你的回報,我只要你身體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回報。
母愛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無私、最偉大的愛,是永遠也回報不了的,我們要珍惜母愛,把這種愛記在心頭,變成行動。
【記敘文作文】相關文章:
記敘文作文12-26
記敘文的作文04-07
記敘文的作文(精選)10-18
[經典]記敘文的作文10-24
記敘文的作文[經典]10-12
(經典)記敘文作文08-25
【經典】記敘文作文08-25
記敘文作文(經典)09-07
(精選)記敘文作文09-17
[經典]記敘文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