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四年級作文匯總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四年級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紅對聯,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紅燈籠,到處呈現出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
除夕那天,我們每個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顯得精神煥發,奶奶夸我真帥氣,媽媽準備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大龍蝦,小炒魚……我們一家人坐在大圓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爸爸媽媽工作勝利,萬事如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還給了我好多壓歲錢,我的心樂開了花,然后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一齊到院子里放煙花,我一手拿點燃的線香,和爸爸一齊點燃著煙花的導火線,頓時只聽到一聲“嗖——”煙花飛上天空炸開了,有的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朵,有的拼寫成各式各樣的美麗的圖案,還有的像一個個漂亮的降落傘,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了天空,我們興高采烈地喊著,歡笑著……
放完煙花,我們回到屋里,坐在沙發上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然后精彩的節目逗得哈哈大笑。
一年就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明天,我們又長大一歲了。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2
過年越來越近,免不了思念家鄉的過年的風俗。因為爺爺和奶奶到外面來住了,而且父母又要賺錢所以很少回家鄉過年,記得小時候在家鄉過了一次年,那時有許多的習俗。
準備年貨
年29,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了。媽媽去集市買一些雞鴨魚肉之類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就和爸爸去買糖果,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家幫忙做餃子、年糕和豆腐。
除夕
除夕是最忙的時候了,爸爸忙著貼對聯、年畫。媽媽忙著把肉、菜之類的給洗了,而我們呢!調皮的孩子就在外面玩耍、乖巧的孩子就在家里給父母打下手。天微微暗時,個個人都要洗澡了,之候就換上新衣。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團年飯。不過在這之前還要放鞭炮呢!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飯也有講究,一般是吃除夕夜吃的剩飯剩菜(這表示“年年有余”)或吃面條、米粉(表示住老人長壽,全家鴻運長久)初一在說話時不能帶有“死”字,也不能罵人,這是不吉祥的!
拜年
在我們家鄉,拜年時一項巨大的“工程”,它占據了過年時間的大部分。初一、初二是去爸爸那邊的親戚家拜年,爸爸這邊拜完了,就到媽媽那邊去了。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肯定是一件特好的事情,因為有紅包收啊!
元宵節
每逢元宵節,我們家鄉就有兩個習俗,一個就是迎老爺,另一個就是燒火龍。
迎老爺
元宵節的一大早,“老爺”就從老爺宮里抬出來,在大街小巷走過,當“老爺”來到你家門口時,你就要放鞭炮,并在“老爺”的香壇上插上幾柱香,一保今年發大財。晚上還要在“老爺”面前做大戲呢!
燒火龍
在元宵的晚上,就會有幾個強壯的叔叔抬著幾條插了煙火的龍。這個習俗源自于清朝乾隆六年,是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的祭祀活動。人們通過這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火龍點上火后,龍上面的煙火像花似的在空中綻放,可漂亮了。聽說被煙火炸到的水泡越多,說明今年會發大財。
家鄉的習俗就是那么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到處充滿著溫馨和歡樂。到處充滿人們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梅州的春節,到處洋溢著人們的歡笑。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3
這天,媽媽帶我和妹妹到嘉峪關看冰雕.
嘉峪關--就是長城的“最后一站",又名雄關,遙遙望去那蜿蜒的長城在崇山峻嶺間向遠出延伸,讓我不禁想起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勞動,不由的讓我崇然起敬。
冰雕在嘉峪關的雄關廣場上,心靈手巧的冰雕工匠們精心雕琢的各式各樣的冰雕藝術真多。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雄偉壯觀的長城,還有搞笑的迷宮和滑梯......然后我們仿佛置生于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王國,陶醉于其中的我們,似乎忘記寒冷,盡情享受著無窮的樂趣。
今年就是鼠年,有許多的老鼠,頑皮的小老鼠吹者嗩吶,打著小鼓,背著糧食,帶著豐收的喜悅,迎接新的一年,小老鼠們打著燈,手持鞭炮,拿著對聯,向來來往往的游客們祝福!
仿佛在說著鼠年大吉,吉祥如意......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詩,名為《元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節習俗,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得知春節放爆竹、貼春聯的習俗,當然,春節還有吃團圓飯、收壓歲錢等等的習俗。
你們知道春節的由來嗎?我們現在過的年,它有一個由來,雖說是傳說,但卻讓我們有了現在的一些風俗習慣。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傳說中的怪獸:“年”。“年”會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從深山中出現,來到山下的村莊吃人。人們雖然想除掉“年”,但是他們卻束手無策。就這樣過了很久,有一天,一個老人來到了村莊,它告訴人們“年”怕響聲和紅色。人們就放爆竹、貼紅色春聯,把“年”給趕跑了。到了現在,人們把“年”來的那一天稱為過年,并保留了放爆竹、貼春聯的習俗。
但現在,過年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從臘八節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長達半個月的時間都算作是過年。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臘八粥是用各種各樣的米和豆子熬成的粥,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喝了臘八粥,就到了臘月二十三,就要過小年了,有的人家晚上便會放炮竹了,這讓人們嘗到了過年的味道。聽到“噼里啪啦”熱鬧的鞭炮聲,就知道除夕已經笑呵呵地走來了,晚上,家家戶戶都吃起了團圓飯,邊看春晚邊守歲,屋外還能聽到鞭炮聲。到了十二點的時候,那個鞭炮聲才叫震耳欲聾呢,比打雷的聲音還要響亮,除夕晚真是太熱鬧了!到了正月初一的`時候,這天的情景與除夕相比卻顯得有些冷清了。大街上都是昨晚留下來的炮竹殘渣,這一天,小孩們要向大人們拜年才會獲得壓歲錢。正月初一也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一天,因為他們可以拿著壓歲錢到處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到了元宵節的時候,大家都要吃元宵,象征著團團圓圓,吃過元宵就說明春節已經結束了。
中國的春節有許多的習俗,我們應該要繼承和發揚下去,讓我們的春節更加有年味。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5
新年到來,感覺肩上的擔子也重了好多,父母的眼光也熾熱了好多,自己的思想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小時候總是向往著新年,可以有壓歲錢有新衣服穿,可以放鞭炮,當然這是小時侯的想法。現在的我,總是在記憶中尋找春節的氣氛,摸索著去探知新年的性質。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我也越來越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的感覺,感受不到小時候過年的感覺,也許在因為沒回家,沒家人的陪伴……好象是在極力抓著什么?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以什么樣的心情來迎接新年,也許淡忘了新年的真實意義,我現在只是這樣靜靜地,靜靜地感受著家里年的喜悅!
但是,我還是非常高興,在新的一年,我又多了好多新的朋友,有許多朋友,他們總在以不同方式幫助關心著我,我非常感謝他們的愛,我非常高興非常和他們成為朋友。也許我并沒在他們面前說過我的感動,但是我總是在替他們祈禱,祈禱著每一個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最樸實的心愿總是最感動人。在這里,我真心地祝愿我所有的朋友新年快樂哦。
20xx我已為自己制定了目標,我知道我必須努力。希望我的朋友們能多多鼓勵支持我,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長進,有新的樣式,希望還能借助曉星報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點點滴滴。
最后祝愿曉星的明天更加輝煌,親愛的同事們永遠健康平安,在這里給大家拜年了!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6
農歷年的最后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歷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后,我們都叫“入年界”意思就是過了今天新年就算是到來了,所以各家各戶都會在自己的家里,打掃衛生,辦年貨,釀豆腐,做煎堆(年糕)……
到了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各家各戶都會在子時一到時,爭搶第一個點放鞭炮:我們當地叫“打頭炮”。而到了年初一的早上,打開門的第一件事也是放一串鞭炮,這就叫開門紅。我們客家人把年初三稱為“窮鬼日”,那天,把堆積的穢物徹底干凈地清掃出去,叫“送窮鬼”。
到了正月初四。做生意的則一早起來就掃地,自外朝里掃,表示要把財掃進;農民說這一天要吃蒜和豬腸,說吃了豬腸、蒜,新年做起事來“長長有和算”。
這就是我們客家人的過春節風俗。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7
春節是難忘的,在這個春節中,我嘗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
酸:姐姐說要去平頂山玩,但是玩的前一天我肚子疼,沒法去玩,所以只能呆在家里。當我知道姐姐沒去平頂山時,我很傷心。因為我知道姐姐很想去那里玩,但是因為我卻沒有去成,鼻子一酸淚就出來了。
苦:我那天很孤獨,因為爸爸媽媽和姐姐都在忙,生意越是年關越忙。只有我自己在家,寫作業寫的手疼,看電視節看的眼疼,多想有個人陪陪我,我真的很孤獨,就像吃苦藥一樣,真難受啊!
辣:放假的第一天,我就心里火辣辣的難受。事情是這樣的,我和妹妹一起玩,一不小心妹妹摔跤了,就哇哇大哭起來。爸爸過來看,看見妹妹摔跤,就不分青紅皂白,“啪”的一下,打了我一巴掌。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
咸:爸爸生病了,爸爸是因為干活太多了,所以病倒了。早上我看見桌子上香噴噴的飯菜,我知道這一定是爸爸做的,爸爸雖然生病了,但是他仍然堅持給我們做飯。家人都到齊了,我們也就開始吃飯了,我最先嘗了一下菜,吃完后差點吐出來。我說:“爸爸平時你做飯很好吃啊,為什么今天的菜這么咸!”爸爸的臉紅的像一個蘋果似的,說“我可能把鹽當成糖了吧!”我嘗到了真正的咸。
我的春節,縱有酸甜苦辣,卻愛意濃濃!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8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而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過春節,幾乎都是一個樣兒。
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那時,才會有過年的味道。這一天,天剛蒙蒙亮,大街和門前便有了鞭炮聲。店里早就有了賣麥芽糖和其它各種玩意兒。麥芽糖大多數的形狀是彎曲的圓柱形,而那些小玩意兒不過是些——風箏、爆竹、煙花、熒光棒等。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必須大掃除一次,不過我們這二十三到除夕前都可以大掃除。過后的幾天必須把肉、雞、鴨、鵝等的食品準備起來。
除夕真熱鬧。晚上家里的親人坐在一起歡聚一堂,每個人都喝酒吃肉,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按一般的規矩,除夕夜不過十二點不許睡覺,這對早睡的孩子是一種煎熬,可對于我來說,卻是一種樂趣。晚飯后,親人的談笑風聲,此起彼伏。到了十二點放完爆竹才去睡覺。
正月初一,小朋友們都跟爸爸、媽媽拜年,還要說一些吉祥的話,逗爸爸、媽媽開心,他們便會拿出紅包來給小朋友們恭賀新春。
元宵節更熱鬧,家家張燈結彩,一眼望去,紅紅的燈籠排列得整齊有序,從遠處看去,就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東西的街上。說到龍,在晚上六點時,按照我們這的風俗都會出現一條龍,還有一條燈。龍的嘴里會放煙花,燈會纏繞成一個圓圈,當龍和燈碰到時,那場景可特別好看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學生該去上學。而大人們和平常一樣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了,這個時候正是農村最閑的時候,愉快的春節結束了。真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來去去在夢中。
春節的四年級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那么,這么隆重的節日到底是怎么來的?原來,以前有只叫“年”的怪獸,每逢除夕就上來殺害人類,因此,人們都跑到山上避難。一次,年獸上岸后,只見一個穿著紅衣服的老人站在貼滿紅紙的屋子前放鞭炮,年獸立刻被嚇跑了。從此,人們每到除夕就有穿紅衣,貼紅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就打開門,“噼噼啪啪”地放爆竹,這叫“開門炮仗”。放完爆竹,碎紅滿地,燦若云錦,叫“滿堂紅”。
之后,爸爸叫我去貼“福”字,還特地叫我倒著貼。一問才知道,把福字倒著貼,不就是福到了嗎?這真有趣呀!爸爸還貼了一副春聯呢!
晚上,終于要吃年夜飯了!我們家的年夜飯豐富多彩:又帶鱗的海魚(年年有余)、清炒油菜(有財)、蒸大黃年糕(日子步步高)、肉燉豆腐(有福)……看得我口水都流出來了!
年夜飯后,院子里就成了煙花的世界:有的煙花像秋菊、像月季、像笑臉,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有的像花苞,在空中綻開美麗的花瓣;有的像巨龍,在銀河飛舞;還有的如天女散花,把夜空點綴得格外迷人……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有關春節的四年級作文匯總九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