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前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5-2016學年學校工作計劃,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5-2016學年學校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按照區教育局提出的有關目標和要求,努力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精細管理;切實推進有效教學工作,強化過程管理,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提升特色建設水平,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書香校園,促進我校教育教學的優質發展、特色發展。
二、目標任務
1.深入進行新課程理念與實踐的學習探究。以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為先導,以過程探索為重點,以課堂增效為落腳點,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學生的和諧發展雙贏的目標。
2.以新課標的人文科學精神和現代教學思想為引導,繼續加強和豐富學校的教育教學特色建設,重點在教學創新、主題研究、藝術特色、書香校園、綜合素質等領域爭取新的成果。
3.加強師資培訓力度,大力拓寬學習渠道,扎實推進名師工程、骨干教師的發展,繼承與發展學科教研組的學習研討活動,確保教師隊伍有層次、穩固地提升教學理論水平,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4.開展重點年級素質教育調研活動,從中肯定成績,發現不足,反思調整,促使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5.繼續深化新課程改革,在按《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開齊上足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程研究,加強學校特色課程的深度研究與開發,摸索行之有效的課程實施模式。
6.加強藝術、體育衛生管理,及早落實,科學訓練,強化特色,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切實開展好陽光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7.兼顧對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督導、考評,優化班級文化、進而提升校園文化;優化班風班紀建設,提升校風校紀。
8.加強教導處的常務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規范化、精致化、科學化、,以點帶面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三、工作策略
(一)突出重點,積極推進課程改革
1.轉變教育觀念。
組織引導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各家教育典籍,參與研討、交流、撰寫教育隨筆,以了解最新的課改動態,內化教育經典,積淀發展底蘊,幫助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和教育評價觀。合理利用好校園網,教師論壇,使之成為教師學習交流的平臺,對教學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進行學習討論。
2.優化教學過程。
以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以課標的具體要求為依據,著力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充分備課預設,使教學設計更趨合理,更符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為學生安排足夠的自學、自悟的時間和空間,負責的進行引領,使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真正釋放出人性智慧的光芒。。
(二)抓好落實,建立校本研修制度
1.加強文化學習,建立學習型學校。
一個善于學習的組織才會不斷創新。組織教師每周參加業務交流會,每學期精讀一本教學名著,每月選讀一本教學期刊,寫好一篇讀書筆記,豐富教育理論知識,增加教學底蘊,提倡經常撰寫教育隨筆,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其它的學習,培養更有文化味的教師人才。
2.抓實業務培訓。
⑴ 重視學科培訓。 建立學習型教研組,繼續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了解學科課程的框架和特點,不斷體驗各學科的具體目標和具體要求,多方位的研討并開展較為詳細的教材分析,為課堂成為“濃縮的精華”提供保障。
⑵ 做好三校新機制教師研修會的各項活動,以研修會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⑶ 進一步抓好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為平臺,促進體校老師互動互學,共同發展。
3.拓寬視野,拓展研修空間。
鼓勵跨學科教研活動,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聽課,以博采眾長、融會貫通,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促進和諧教育的實現。
(三)注重實效,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1.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上足、教好每一門課程,不得隨意增減。各學科教師要明確本學科教學任務,把握學科的規律和特點,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 抓好教學“六認真”工作,規范教學行為。
組織重溫教學常規,落實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的制度,深入課堂,了解教師的教情和學情,并及時將評價情況反饋給教師,督促其改進工作。邁開考試、考查、獎勵制度改革的步子。增強教師的質量責任制意識。
3. 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管理。
教研活動重在正常開展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氣氛,要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微觀領域經常面臨的問題。做到有計劃、有記載、有檢查、有落實、有反饋。每次活動做到定主題、定主講、定時間、定地點,內容要形成專題化、系列化。同時做好資料積累工作,認真總結經驗,力求形成特色。
4、重視畢業班的教學質量
小學畢業班是小學教育的最后階段,為此,我們將專門制定《畢業班教學工作計劃》,以指導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堅持每月召開一次畢業班工作會議,成立學科教學指導組,有的放矢地幫助教師落實“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四)強化管理,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抓好隊伍建設是我們今后階段的一個重要任務。
1.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研究、競賽活動,不斷錘煉教學技能,促使他們更快地脫穎而出。
2.突出骨干教師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梯隊,積極推薦相關教師參加上級骨干教師考評。在外出學習、取經的機會上向優秀教師傾斜。使更多人盡快成長為校、區甚至市級的課改帶頭人。
3.積極開展行動研究,專題研究,力爭人人定課題,時時、處處皆研究,使教學、教育更趨理性、更趨科學,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研究擬定新學期工作計劃,局部調整課務與分工,正常教學秩序。
2.各學科進行學期備課,制定各學科教學及進度計劃。
3.進行第一次“六環節”(備課、上課、聽課、批改、輔導、反思)檢查,有重點地進行期初聽課調研。
4.做好轉學生的異動管理工作,完備相關手續與檔案。
5. 進行第一次教學常規大查。
四月份:
1.扎實開展“每周一課”開始活動,加強評價與反思環節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