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課題學生能力的研究發展脈絡,可以進一步明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基本內涵。下面是小編搜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年課題研究實施方案1】
一. 選題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出現了一部分在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即“學困生”。 英語學習困難阻礙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影響教育質量。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英語學習困難。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隨著高中各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學生間的學習差別越來越大,學習困難學生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英語學困生的問題,做好學困生學習方法指導的分析與研究。
(二)教學需求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而且英語學習的積累從初中就以開始,因而我們就不能把所有學困生都簡單歸結為“腦子笨”或“不用功”,客觀清醒地認識其形成的原因,是減少學困生大量出現,制定學困生轉化措施的基礎和前提。學困生的形成表面看是管理問題,根子在平時教學。如果任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出現問題,如講授的內容脫離學生實際,講的過深、過快,教法不當,對學生要求不嚴,漠不關心,督促不及時,就會使學生產生大量的知識負積累,造成學習跟不上,成績大幅度滑坡。長此以往必然使學生喪失自信心,失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學困生就會大量形成。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能全面分析和掌握學困生類型并就此展開有效補習工作,從而真正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三)普通高中的困惑
我校時一所普通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強,而且高三學生面臨高考,心理上的感受又不一般。高三學年是大多數學生甚為珍惜的時間,在這一年里很多學子有著強烈的學習要求和心態,但苦于不知從何做起,在求學和茫然之間就要求我們高三教師在高考前做好英語學困生的學習方法指導,考點知識補缺和應試心理輔導,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必要的工作。同時,身為教師,我們要從傳統的教書匠逐步轉化為研究性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心理,歸納成績滯步的成因,總結教學輔導經驗,形成系統理論方案,優化日常教學工作。
二.課題的界定與理論基礎
(一)課題的界定
英語學困生:英語學習困難學生(以下簡稱為“學困生”)指的是智力屬于正常范圍,而在英語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水平,語言運用能力,自學能力等方面與同齡學生有一定的距離,難以達到英語《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要求,但通過有效策略和輔導可以轉化和提升的學生。
學習方法指導: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存在著知識的積累過程。隨著學年的第增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內容在逐步深入,知識不連貫或有遺漏所帶來的成績下降必然會帶來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減低,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學困生類型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基礎知識補習和相應的心理輔導。
根據我校特點,本課題將略講課上的學習方法指導,重點分析高三英語學困生課后的學習方法,即重要考點知識的查漏補缺學習指導及高三應試心理輔導。
(二)理論依據
1.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發掘資優學生,并進而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茁壯成長;還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扶助有問題的學生,并采取對他們更合適的方法去學習。
2.非智力因素在影響英語學困生學習方面的相關度,英語學困生分為四種類型,即學法不當型,動機不強型,信心不足型和意志薄弱型。
3.《考試說明》,立足教材,立足高考真題,利用構詞法、歸類法、英文釋義,筆記整理和課后作業等形式多樣的復習方法可以落實、鞏固和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各大版塊的復習效率。
三.研究的目標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探尋高三英語學困生的課上課后的有效學習方法,能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讓學困生有效提高英語成績,并能根據自身現有狀態,適應高考要求,促進師生發展。
1.教師方面: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增進教師的研究精神,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行動研究,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總結學困生指導方法和選編校本課程;重構教師角色,轉變高中英語教學方式,變革教學行為,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學生方面:通過本課題研究,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重點歸納,讓他們掌握多種學習英語的方法,特別是課后的輔導,提高其英語成績,使學生成為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3.應用方面:通過本課題研究,努力構建普通高中英語教學行動改進工程,實現教學行動研究的常態循環,真正解決教學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對教師而言,行動研究是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將問題在教學中進行研究,使研究的成果為教師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改進教學行為的目的。
(二)研究內容
1. 了解全校高三英語學困生的特點,分析學困生的知識需求和心理需求,并歸類總結。
2.在課堂上多的講解英語學習方法,并對高考中的英語各大體型的學習方法加以指導。
3.課后,按類別制定學困生補習計劃,并歸納制定學困生的英語補習手冊,進行系統的精簡的知識點的查漏補缺,鞏固知識結構和框架,緊抓高考要求的六大板塊——聽力,詞匯多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完成句子和寫作。
4. 在復習階段,伴隨高三幾次大型的調考,在進行知識輔導的同時注意跟進心理輔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保持英語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困生的高考成績。
5.在了解學困生在高三階段的特點和要求下,英語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教學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作出怎樣的調整?非高三學子的面對英語重難點時應該采取什么心態?
四.研究的步驟
為確保課題順利實施,特安排具體步驟如下。
(一)準備階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1、 撰寫開題報告,制定研究計劃、形成實施方案。
2、 制定調查問卷表,調查我校高三年級英語學困生的具體情況。
(二)實施階段(2016年12月----2017年6月)
1、 按課題方案進行研究。對實驗對象跟蹤補習,記錄研究案例,建立案例跟蹤檔案。
2、 定期反思實驗對象的英語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程度和心理變化。
3、 定期做好調查研究,搜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階段性小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和優化補習手冊。
(三)總結階段(2017年7月----2017年8月)
1、 撰寫結題報告。
2、 整理相關資料,包括補習案例,階段總結,反思材料,論文等。展示實驗成果。
五. 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 通過調查、數據搜集整理,英語學困生能全面認識自己學習困難的原因和不足點,能在健康的心理下認真配合老師的補習工作,有效提高各大英語板塊的弱點,提高英語能力并提高英語成績和應試心態。
2. 通過研究,形成一套系統的高三英語學困生的高效補習手冊,應用于全組英語教師和全體高三學子,優化教師日常工作。
3.通過研究,尋找到更多的轉化英語學困生的策略和手段,形成一些有專業特點的實例和論文。
4.通過分析學困生的知識漏洞和“盲點”調整高一高二的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一些重難點的落實和對他們年級的學困生的關注,整體提高全校學生的英語能力。
5.補習案例,階段總結,反思材料,論文。
總之,在高三英語教學的同時進行課題的研究,關注英語學困生的心理變化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及落實是一個艱巨又幸福的事業。
【2016年課題研究實施方案2】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來源于普通初級中學,學習基礎很差,學習習慣不好。初中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是直觀的、單一靜態的,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靠死記公式和概念來處理一些基本問題。但是多年來對高中理科綜合考試的情況分析和研究發現:影響學生理科綜合成績的主要是物理學科,在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尤其是高考的最后一道大題涉及到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學生反映只會寫幾個公式不會做題,這道題一般分數在20分左右,拿不到相映的分數對學生成績確實影響很大,但是通過我多年教學發現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有解題規律的,所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我的教學經驗,我將磁場中運動問題四步解題策略與教學法研究定為我的研究課題,擬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指導,探尋適合我校物理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策略,為教育教學的進步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課題界定
解決實際應用型題目的過程,實質是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本質因素(如運動的實際物體,問題的條件,物體的運動過程等)加以抽象、概括,通過純化簡化,構建相關物理模型,依相應物理規律求解并還原為實際問題終結答案的過程.其解題思路為:攝取背景信息,構建物理模型.實際題目中,錯綜的信息材料包含著復雜的物理因素,要求考生在獲取信息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對題目信息加工提煉,通過抽象、概括、類比聯想、啟發遷移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構建出相關的模型(如對象模型、條件模型和過程模型等).要弄清實際問題所蘊含的物理情景,挖掘實際問題中隱含的物理條件,化解物理過程層次,探明物理過程的中間狀態,理順物理過程中諸因素的相互依存,制約的關系,尋求物理過程所遵循的物理規律,據規律得出條件與結果間的關系方程,進而依常規步驟求解結果.
從近年物理“高考考試說明”明確指出物理科高考要考核的能力有五種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應用數學工具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但是在高考理綜科目中物理大題得分率抵,是大多數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實際問題,這說明學生雖然知道物理分析問題的總體思路,但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這些能力有序的、規范的、清晰的呈現出來,說到底就是分析問題策略不對。
三、研究的問題
(一)研究學生目前的存在現狀
(二)學生在分析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存在的問題
(三)實踐四步解題策略對學生分析問題有效性
(四)研究有效教學方法
四、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學生在分析問題中知識儲備、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歸類分析。
2.文獻研究法。收集資料,網絡收集資料借鑒研究措施;學習理論,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深入研究高中學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制定符合實際策略,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3.問卷調研法。設計關于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問卷,讓學生完成問卷所涉及的題目,并在做題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回答問卷調查。
4.個案研究法。挑選個別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個別輔導,追蹤了解學習情況,并記錄整理。
5.效果檢測法。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表現、能力測試等方式,考查學生經過學法指導,學習做題能力的提高程度,從而檢驗四步解題策略和有效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實效性。
五、實施計劃
(一)選題立項階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查閱相關資料,調研學生在分析磁場中運動存在問題狀況以及我近年來教學實際,確定科研方向,進行選題立項。
(二)調研準備階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1.與其他教師交流,了解其他教師是否也遇到類似的問題。
2.研究教學大綱、高考考綱、閱讀教輔資料,提出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問題四步解題策略。
3.設計調查問卷內容。
(三)實踐研究全面實施階段(2016年12月----2017年5月)
1.進行學生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分別對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
進行關于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問題解題程序中易出錯步驟進行問卷調查。
2.與學生面對面交流。
3.在教研會和其他教師探討四步解題策略的規范性和有效教學方法。
4.舉辦學法指導培訓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做題方法的指導。
5.效果檢測。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表現、能力測試等方式,考查學生經過學法指導,學習做題能力的提高程度,從而檢驗四步解題策略和有效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實效性。
6.形成書面材料。整理課題資料,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撰寫論文和研究報告。
(四)結題階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
整理課題資料,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合其他老師的意見建議,根據學生的反饋,深入研究,去偽存真,提煉總結,撰寫論文,形成一份關于《磁場中運動問題四步解題策略與教學法研究》的研究報告。
四、成效預期
通過本次課題研究我期望有以下成效:
1.通過調研,幫助教師了解在這方面問題解題中學生的癥結所在,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2.規范有效的做題方法,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