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地理的課件應該要怎么進行制定呢?下面七年級上學期地理課件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篇一:七年級上學期地理課件
第三章 第三節 天氣和氣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不同的天氣符號。學會正確使用天氣述語。
2、學會識讀衛星云圖、城市天氣預報圖。
能力目標:
1、 培養讀圖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2、 培養收集各種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天氣及其影響,明確天氣與人類活動之間的辯證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并讓學生養成趨利避害的觀念。
2、培養學生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良好習慣。
3、學會尋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發興趣,并將學會的知識用于生活。
教學重點:
1、常見天氣符號的識別。
2、學會識讀衛星云圖、城市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風力風向圖標等的含義
教學準備:
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1、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并注意預報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天氣與生活的關系的資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讓每個中國人都備感自豪的大事。讓我們一起回顧讓世人傳為佳話的兩個情景:10月12日,酒泉,“天降瑞雪,銀裝素裹;雪停天晴,成功發射!” 。10月17日,內蒙古主著陸場。“輕風拂面,朗月當空;垂直著陸,自主出艙。”真是天賜良機,天公作美啊。
因此,眾多的評論都一致認為這次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天氣預報對神六問天的成功所起的作用重要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章 第三節 天氣和氣候 第二課時”。打開書本P79頁。
板書: 第三章 第三節 天氣和氣候
過渡;一般而言,人們比較常用的是看電視天氣預報。現在讓我們來觀看一則天氣預報。同學們仔細觀察,思考:天氣預報一般播報什么信息?如果你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你首先要掌握那些知識?
活動:學生觀看之后,交流。
過渡:現在,讓我們先來學習一些天氣預報的必備的知識。
1.認識衛星云圖
指圖認識:綠色代表什么?(陸地);藍色代表什么?(海洋);白色代表什么?(云區)。一般而言,云越白,云層越厚,一般是陰雨區。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
在衛星云圖的基礎上,人們制作出了城市預報,這是天氣預報的一個重要組成。播報城市預報,還必須要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
活動:學生看書識別,然后進行知識競賽。
(全班分為兩組,老師出示課前制作好的天氣符號,各組在規定時間內輪答,答對加一分,答錯不加分。高分組為勝。)
3.認識風力風向圖標。
活動:我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
過渡: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衛星云圖和天氣符號,具備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的基本條件了。現在,讓我們來當播報員,并向剛才那位節目主持人挑戰,好不好?
(學生自主站起來播報。要求:流利、清晰、簡潔。鼓勵學生向電視上的主持人挑戰,用3秒鐘播報一個城市。最后評出一位最佳播報員)
課堂小結:
現在,我們國家氣象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也越來越高,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服務。課前我們提到神六問天的前前后后真是太神奇了,簡直是天助我也。其實,我們國家氣象局早就已經預測出那段時日的天氣。與其說神六問天是天賜良機,不如說是我們人類的神機妙算呢。
篇二:七年級上學期地理課件
世界的氣候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本節課是前兩節氣溫和降水知識的概括綜合,也是前兩節知識的延伸與深化,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加強環境教育。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了解“氣候”的概念并能區別“氣候”和“天氣”,世界上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說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學會收集有關氣候的數據,運用圖片、地圖、填表、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探究的方法獲取知識。利用率達100%。
3、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觀察圖片地圖中發現問題,共同探討,學會與老師合作、學生合作,能舉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互動率達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以及對氣候災害預防和減災。討論活躍熱烈又有序,提出問題、探究意識積極性高。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認與引導:認識氣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認同率100%。
(教學目標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慮本課教學的思路,有利于課堂教學評估,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各教學目標之間是協同和合為一體的。)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對氣候影響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不容易準確分析各類型的氣候特征及分布。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探究活動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 錄像: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2、 教師:
⑴同學們是否去過或看到過這些地方?你能從畫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氣候? ⑵同學們通過觀察,你們對氣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誰能描述我們南通的氣候特點嗎?
⑷誰能知道氣候與天氣有什么不同?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探究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1、 學生: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2、 教師:設疑世界上有多少種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圍,比
較各地的氣溫和降水有什么特點?
3、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圖表。
4、 學生:邊歸納總結邊填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設學生發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探究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像:觀看資料:⑴氣溫、降水量圖;⑵實例。
教師:提問,比較各地氣候有何特點?說明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總結。
教師:最后歸納,氣候受地形、緯度、海陸等因素的影響。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問,然后小組討論匯報,歸納總結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動四: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1、學生:從舉例、自身體驗出發,氣候對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思考活動題。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實例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1、 氣候的地區差異
2、 世界氣候的分布
3、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緯度位置 ⑵海陸位置 ⑶地形等
4、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⑴生產活動 ⑵生活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1、 判斷表示天氣還是氣候:
狂風暴雨( ) 晴空萬里( )
四季如春( ) 春光明媚( )
2、 填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海南終年如夏,南通四季分明。 ( )
⑵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
⑶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 )
3、 探討: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樣做?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課件]相關文章:
10.七年級臺階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