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P4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
2、使學生建立周長的觀念,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周長含義的形成過程,體驗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紙、繩子
每個小組操作材料:樹葉圖片各一張,紅線一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月牙形圖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知周長
1、感知"一周"的意義
(1)播放課件
(2)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一周"的概念;板書:邊線、一周)
(3)樹葉的邊線在哪里?教師拿出樹葉圖片請兩位同學上臺指一指。
(4)揭示課題
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跑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樹葉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二、體驗物體的周長
1、摸一摸、說一說
(1)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長在哪里?請同學們確定好起點摸一摸桌面的周長。
(2)你還能從我們的身邊找到其它物體表面的周長嗎?請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說一說。
(3)匯報交流。
三、 動手操作、認識周長
1、圍一圍。
(1)、學生拿出準備的繩子圍一圍數學課本并量出周長。
(2)、同桌合作用繩子圍一圍課桌并量出周長。
2、涂一涂。
學生拿出準備的圖形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出圖形的周長。
四、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之處。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周長課件]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