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把大學比喻成養老院,確實很諷刺。按照這個邏輯,二十多歲的你豈不是成了孤寡老人?之前看到一句話,有的人活到二十多歲,其實他已經死了。這些夸張但不過分的說法,折射出的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過的太慵懶和碌碌無為。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大學里絕不能缺乏的三樣東西,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01
危機感——更苦逼的生活還在后面。
經過高考的浴血奮戰,終于考上了大學,這確實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畢竟考上的是少數。尤其是農村的大學生,因為一個村里,每年能考上大學的真心是沒幾個。記得我考上大學的那年,我們村只出了三個大學生,那時每到假期,走在村里的路上,確實有幾分得意忘形。
一些大學生,覺得考上了大學,人生就可以不再那么苦逼了,最起碼比那些沒讀大學的人要好。還有一些人考上了大學,有了學歷,覺得父母將來可以托關系把自己放到某個好單位。于是,他們在大學里毫無危機感,每天心安的墮落著。
大學才是人生的全新起點,高中的時候我們拼的學習成績,大學里拼的可不止學習成績,還要拼其它各種各樣的能力。很多人的差距就是在大學里拉開的,因為大學里正是你為將來走向社會打基礎的關鍵階段,有的人選擇像高中一樣,繼續努力學本事,而有的人則選擇享受幾乎毫無約束的大學生活。
所以,讀了大學的你,一定要有足夠的危機感,因為未來會更苦逼,工作、買房、結婚、生子、家庭,你一樣都逃不過。你現在必須努力學習足夠的本事,才能在畢業后不至于過的那么糾結和痛苦。
02
緊迫感——時間是僅次于生命的第二重要,比錢重要多了。
人生除去長大的這二十年,和六十歲以后老去的那些年,留給你真正奮斗的時間也只剩下四十年,這四十年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大學四年,因為這是為你整個人生奠基的四年。大學四年匆匆而過,難道你不應該有足夠的緊迫感嗎?
大學里最容易患的病就是拖延癥和懶癌了,很多想法和事情總是在各種拖延之后不了了之,很多機會也是在拖延和懶惰中白白丟失。之所以敢無休止的拖延,你一定是覺得時間還很充足,不用著急。
有一句說,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你會覺得真任性。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應該是,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去浪費時間。所以,時間很重要,你不可以再拖延,浪費時間了。一天中,除去睡覺的時間,真的沒多少時間留給你去奮斗了,等你進入社會,就會懂得,大學里的這些時間,是你最可以安逸踏實奮斗的時光了。
03
成就感——這才是最大的動力源泉。
如果你說你不知道成就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那說明你還沒真正的奮斗過。只有那些靠自己克服了各種艱難險阻后,取得成績的人,才能感受到成就感所帶來的無窮動力。你想過一個精彩豐富的大學生活,就不應該缺乏這種美妙的感覺。
就像現在的我堅持寫文章一樣,當每篇文章可以得到讀者的支持,對你們有所啟發和幫助時,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這就是我堅持寫下去的動力。我也曾為了解決一些小問題經常熬夜到三四點,講真一點都不累,因為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我戰勝的是自己。
那怎樣才能獲得成就感呢?很簡單,找準自己的方向,迎接挑戰,不斷實現一個個小目標,你就會有成就感。那時,你會意識到,原來自己也可以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