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生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它需要我們付諸行動,去思考,去體驗,去實踐。分享一篇大學生勵志文章:大學生如何走出迷茫期,歡迎欣賞。
曾是高中時代的我們,對大學都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向往和期待,甚至都規劃好了大學生活的一切。很多時候,我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覺得順理成章得一路從中學走到大學。等到我們上了大學之后,才發現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豐富的課余生活讓我們不知所措,就這樣,我們迷茫了。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該怎么走,就像庸人一樣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感嘆這無聊的時間就像蝸牛走路一樣慢,就像水面上的一片落葉,任憑水流帶到哪就是哪了。生活讓我們失去了主動性,一切任由擺布。
在大學里,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嗨!最近在干嘛呢?”“沒干嘛,無聊。”“郁悶,沒人和我聊天。”“去上網嗎?”“在宿舍不知道做什么。”……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們校園中學子們深深的無奈和迷茫。
一方面,大學里形形色色的考證消息撲面而來,大家都去拼著考證,證多不壓身,這很大程度上是大學生們對自己大學生活所有的迷茫導致的對主流趨熱的一種盲目信賴和趨從行為,以至于大多數的證都沒有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業、家庭的壓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大學生們,讓他們大把抓文憑,然而就業率卻越來越低。同時,很多用人單位都不再以文憑為準,而以大學生的操作能力為目的。在激烈的競爭中學子深深的迷茫和矛盾,而在這背后卻是潛伏著深刻的危機。
近年來,在校大學生對學業、人際關系、戀愛、就業等問題感到迷茫。要幫助大學生充分利用大學學習條件,在發展自己興趣特長的同時學好專業知識;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同時,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就業平臺。“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增加。其中最典型的問題有:上網成癮、同居、自殺及暴力行為等。南京市玄武區一項針對南京587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大學生中的非故意傷害行為占到了40.2%,外在傷害的發生率為16%,自我傷害的發生率為35.9%,而大學生網絡成癮率達到了9%。”
當今大學生處于市場經濟所引起的激烈的社會變革之中,傳統與現代、東西文化等方面的強勁沖突使他們無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大學所特有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學習方法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特點也使許多在校大學生感到無法從容應對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問題,迷茫心態在大學變得普遍[2]。從而,大學生如何走出這個迷茫成為迫切解決的問題。現代的大學生都是80后的個性張揚的青年,通過調查發現學校環境、學校實踐活動、教育教學、職業指導是影響大學生對未來迷茫的主要學校因素。其他社會因素有:人才市場擁擠、就業問題嚴峻、就業崗位不足等都從不同角度影響在校大學生對未來的抉擇。
隨著高校擴招的不斷推進,高等教育規模迅速增長,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也日趨飽和,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迷茫問題成了當今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迷茫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其表現為長時間沒有目標,困惑,又不知所措之感,雖試圖改變而又感到無奈、無力,想前進卻躑躅不前[3]。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而要想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使其走出迷茫期,卻是一項很長久的事情,關鍵是大學生自己要學會培養好的心態。在這個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世界里,要趕上大潮往前走,不能落后,我建議大學生應有好的心態去對待一切。
以下是我的一些對大學生如何走出迷茫的建議:
給自己制定短期或長期的目標
制定的短期目標要有可行性的,不然只是曇花一現,對自己沒好處,同時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若實現了,適當給自己一些獎勵,如:這個月底若是通過測試,我就給自己買一個喜羊羊公仔。若是制定了遠期目標,就要認認真真地去奮斗,也可以把遠期目標分成若干份的小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就像一句話說的:把一個大西瓜切成若干份,一份一份地吃完。若一下子吃整個西瓜,相信沒人能做到,遠期目標是需要時間去磨練的。
多參加學校社團活動
通過這些社團活動,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磨練自己的膽量和能力,同時在生活上也可以接受他人的幫助,也可以向知己傾訴心事,不能悶在心里,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向外敞開,讓別人了解自己。參加社團活動也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為以后的就業奠定基礎,另外,培養自己的人際關系,在當今世界中,若人際關系很差,則很難有所發展,所以大學生就要多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給自己的頭腦補充一下課外知識。
適當放松自己
有時候,很多人忙著考證、忙著復習、忙著寫論文……永無休止似的讓頭腦超負荷地運轉,得不到休息,這樣做不僅讓自己更加疲勞,而且成績也不見效,只會加重對未來的迷茫,讓自己無所適從。這幾年來,因走不出大學中的迷茫期,自殺及暴力行為現象時有發生,從中可以看出,這種行為是大學生自己造成的。因此,適當放松自己是有好處的,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學習累了可以去跑跑步、打打球,讓自己完全放松,出出汗,得到很好的休息后在進入學習狀態,或者與幾個同學一起去KTV盡情歡歌,順便增進友誼,培養感情。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大學時代是人生美好的時光,對愛情的艷麗的花朵,要精心照料才會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彩。當代大學生對于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的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校園中也不乏動人的愛情故事。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理失當。不能誤把友誼當愛情,不能錯置愛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對待戀愛,不能只重過程不重結果。
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頻率加快,范圍加大和程度加深,任長順曾說過:“大學時期是大學生良好心理習慣的形成和心理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著現代人對健康認識的轉變,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大學時期同時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他們既要應付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問題,還要應付社會環境變化產生的心理矛盾,常常處于錯綜復雜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心理衛生問題。”[4]。大多數學生離開父母而獨自生活和學習,其中有來自日常生活的苦惱、有與同學交往過程中發生的關系矛盾、有學習中的困難和對畢業后就業的迷茫,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莽撞少年蛻變為一個堅強的成年人都必然會這樣一個“迷茫”,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然而,真正讓我們心有余悸的是,對于如何走出迷茫,你并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無論是家庭還是大學里的老師也都無法給予他們成長更多的幫助,關鍵還在于自己,要反思,要改變。
小編寄語:
面對迷茫,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態度,積極的態度會讓人快速走出迷茫期,而消極的態度只會讓人在迷茫中“墮落”,人生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它需要我們付諸行動,去思考,去體驗,去實踐。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定一個生活學習計劃,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平時多去下圖書館,多參加些社團活動,多運動,找份兼職做做努力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另外,努力去建造自己的人脈關系。所以,曾四清曾說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行為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