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理解性默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理解性默寫,希望對你有幫助!
1、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
4、抒發作者憂國憂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避天下寒士盡歡顏
5、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語句: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與“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8、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起承上啟下過度作用的詩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9、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主旨句、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博大胸懷、作者的濟世情懷,表達他曠達胸襟的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
1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那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作品原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⑴,卷我屋上三重茅⑵。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⑶,下者飄轉沉塘坳⑷。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⑸。
公然抱茅入竹去⑹,唇焦口燥呼不得⑺,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⑻,秋天漠漠向昏黑⑼。
布衾多年冷似鐵⑽,嬌兒惡臥踏里裂⑾。
床頭屋漏無干處⑿,雨腳如麻未斷絕⒀。
自經喪亂少睡眠⒁,長夜沾濕何由徹⒂!
安得廣廈千萬間⒃,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⒄,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⒆,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⒇!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干處:整個房子都沒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濕:潮濕不干。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此處泛指貧寒的士人們,包括廣大窮苦人民在內。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⒅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于“唉”。
⒆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⒇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白話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
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
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八月。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今湖南岳陽)。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理解性默寫】相關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8-0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12-08
【經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08-16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范文10-1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古詩原文07-04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賞析08-08
改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文02-06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09-2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優秀的教學設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