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上《端午日》課堂實錄

時間:2021-08-10 19:11:39 七年級上冊 我要投稿

蘇教版八上《端午日》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

蘇教版八上《端午日》課堂實錄

  師:昨天要求同學們搜集有關我國傳統節日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談談,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生1:有中秋節,端午節。

  生2:有春節,重陽節。

  生3:還有國慶節、兒童節。

  生4:國慶節、兒童節不是我國傳統節日。

  師:對。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生5: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的。

  師(多媒體展示):對。我們齊讀一下……

  生(齊讀):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是夏季里一個重要的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認為端午節源自于紀念屈原的活動。

  師:有詩為證……

  生(齊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師:我們這里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你們知道嗎?

  生:插艾葉,插菖蒲,吃粽子。

  師:端午這天,各地的習俗不完全相同。(多媒體展示)有的地方掛荷包、拴五色絲線、寫符、念咒。下面我們打開課文,來看看作家沈從文是如何記敘他的家鄉的端午節的習俗的。

  (多媒體展示課題及沈從文的幾張照片)

  二、研習課文

  師:我們首先熟悉一下作者。同學們共同閱讀102頁的注釋①。

  (生齊讀)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下課文?知道我們的要求嗎?

  生(齊聲):正確、流利、有感情。

  生1朗讀。

  生2:我覺得他朗讀的聲音較洪亮,也很流利,朗讀水平較高。

  生3:他沒有讀錯字,說明他課前查了字典,但他在朗讀“賽龍舟”一節時,沒有激情,沒有把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讀出來。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生3:我覺得要更激昂些,聲音逐漸高起來。

  師:好,你能給大家示范一下嗎?

  (生3讀后眾生鼓掌)

  師:他的朗讀確有水平,剛才的掌聲說明了大家對他的肯定。

  師:再迅速的回憶一下課文,說說本文給我們介紹了湘西地區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風情?

  生1: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吃早中飯,賽龍舟,趕鴨子。

  生2:他說的吃早中飯不是習俗,那里的人早早吃午飯,是為了去看賽龍舟。

  師9:啊,吃早中飯是為了去看賽龍舟,除了這一點,湘西地區的端午日的民俗共有五種。在這幾種民俗中,作者介紹時是否平均用墨?

  生:有詳有略,詳寫賽龍舟,略寫趕鴨子,其他三種一筆帶過。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生1:大約賽龍舟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2:賽龍舟可能是當地過端午節最主要的節目,所以應該詳寫。

  師:你們講的很有道理,說明你們讀書時有了自己的思想。作者這樣安排材料,做到了詳略得當,讓讀者充分了解了當地的民俗,這種寫法值得同學們借鑒。

  師:讀書時要認真體會作者寫得精彩的地方,經過揣摩、品味,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下面我們用下列句式說一段話

  (多媒體展示)“我發現______(句子或詞語)寫得很精彩,它寫出了________。”

  生1:我覺得描寫槳手、帶頭的、鼓手、鑼手賽船時的外貌和動作的句子寫得好。

  師:你把有關句子讀一下。

  生1(讀):漿手每人持一只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只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

  師:這些句子好在哪里?

  生1:這些句子運用了一系列寫動作的詞,如:持、劃、拿、揮動、指揮、敲打、調理,準確而生動的表現了槳手、帶頭的、鼓手、鑼手的特征和賽船時的熱烈氣氛。

  師:這些句子也正是我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這位同學看來認真預習了課文。

  (多媒體展示這些句子并配音)

  生2:我覺得開頭的一句“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中的“莫不”用得很好,它突出了端午節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一個重大的喜慶節日。

  師:是啊,“莫不”是“沒有一個不”的意思,由此可看出端午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生3:我認為第三段的“于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寫得很精彩,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熱鬧的場面。

  師:是啊,這一句總提兩個競賽,人和鴨子也競賽,這一句真幽默。

  生4:我覺得最后一段“船和船的競賽,人和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一句中的“直”和“方”用得好,表明了端午日全民同樂時間之長久。

  生5:第一段“上午11點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一句“就”寫得好,從這一句可知道,當地人平時吃飯不很早,那一天吃得那么早,是為了去看賽龍舟,由此可知賽龍舟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生6:第二段結尾“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一句,作者展開聯想,描寫出賽龍舟競賽達到高潮時的情形,催人遐思鼓聲沖天、士氣高昂的種種景象。

  師:對!這種運用聯想的寫法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同學們正值想象力旺盛的時期,我們平時在寫作時不妨多運用聯想和想象,盡量把作文寫得更精彩些。下面我們看下一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在這樣的熱烈場面下,如果你在岸上觀看,或者你就是捉鴨子的人,或者你就是河中的鴨子,你會想到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1:如果我是觀眾,看到賽手們揮汗如雨,奮力劃槳的情景,我一定會向他們大聲吶喊:“加油,加油!勝利就在前頭!”

  生2:如果我是鴨子,我一定游得飛快,我不能被他們抓到,被他們抓到命就沒了。

  師:那當然。

  生3:如果我是捉鴨子的人,我就想,我要把鴨子抓住,晚上就可以燒著吃了。

  師:你有點好吃,不過我想,那時,捉鴨子的人恐怕不僅僅只這樣想吧?

  生4:捉住鴨子是榮譽,那是金錢換不來的。

  師:與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這樣想的。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全文什么地方寫得最精彩?

  生齊答:當然是賽龍舟一節了。

  師:是啊。賽龍舟的場面很激烈,取得勝利很光榮,我們想一下,賽龍舟靠什么才能取得勝利?

  生:團結,合作。

  師:對,團結合作的精神是我們在很多方面取得勝利的保證,從大的方面看,無論是我們戰勝禽流感,還是最近的神舟6號發射成功,無不是團結合作的成果。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應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

  三、探究、研討

  師: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多媒體展示)眼下,越來越多的洋節日(例如圣誕節)在中華大地悄然興起,你對這一現象有何看法?

  生1:我覺得過洋節日很好,例如過圣誕節,我們可以得到禮物。

  師:圣誕老人送禮物確讓人開心。

  生2:過愚人節最有意思,愚人節應當移植到中國來。那樣還會增加中國和外國的感情。

  師:有道理。增加友誼是雙方的,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在過洋節日,不知外國人是否過端午節?

  生3:肯定不過。

  師:為什么?

  生3:外國沒有屈原。

  師:那中國有圣誕老人嗎?

  生4:圣誕老人是中國引進來的。

  師:那外國為什么不引進屈原吧?

  生5:我認為他們的說法不對,中國有著燦爛的文化,我們應當過中國的節日。

  生6:外國人不過我們的節日,是因為中國的經濟不發達。

  生7:圣誕節是外國的節日,作為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不應當過,我們要過就過我們的傳統節日。

  師:我同意你的看法。外國人過他們的節日,無可厚非,我們中國人為什么要攙和呢?我打個不一定很恰當的比喻,你的鄰居家生了個孩子,他家放鞭炮慶祝,這很正常。但你家為什么也放鞭炮慶祝呢?這就讓人不大理解了。

  生8: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對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文化遺產,雖然我國的經濟還不很發達,但我為我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我以后不過外國人的節日了。

  生紛紛表示贊同

  師:與有些人只過洋節日,忘掉我們傳統節日相反,有一個國家很重視端午節……

  生(齊答)韓國。

  師:原來你們也知道啊。2004年,韓國準備將端午節列入該國國家遺產名錄,并將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端午節的由來地湖南岳陽市表示:“堅決捍衛我們的端午節!”為什么非要等到外國搶我們的節日時,我們才慌了呢?

  四、布置作業

  師:看樣子同學們還有很多話要說,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就討論到這里,如果余興未了,我們課下再討論。下面布置作業,希望各小組發揚團結合作精神,先選定題目,制定計劃,認真查閱資料,在下星期一前,上交作業。

  (多媒體展示)

  綜合實踐研究課題: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的傳說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食俗

  端午節的詩詞

  好,下課。

【八上《端午日》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蘇教版七上語文《端午日》教學反思05-28

八上語文《最后一課》優秀課堂實錄06-17

蘇教版七上《春》課堂實錄06-06

日高日上的成語解釋05-05

七年級語文上《端午日》教案08-20

端午日古詩12-14

蘇教版五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課堂實錄06-21

九年級上《故鄉》課堂實錄08-17

蘇教版語文七上《偉人細胞》課堂實錄06-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欧美 | 色色色色五月天亚洲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