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時間:2024-12-23 18:25:03 曉映 二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精選6篇)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1

  教材分析:

  《猴子種樹》是二年級下冊的第12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猴子對別人的話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樹撥掉,結果什么樹也沒種成的故事,告訴人們:人要有自己的主見,無論做什么事只要認準目標,就要堅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廢。否則必然一事無成。

  學生分析:

  猴子,是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之一,有關它們的故事,孩子們也一定愛讀,通過教師的激趣導入,一定會產生強烈的讀書欲望,經過了一年半的學習和訓練,同學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的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同學們已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他們的歡迎。

  教學目標設計:

  1、認識“猴、梨、將、諺、撥、櫻”6個生字,會寫“撥、掉、杜、肥、短、將、鴉、梨”8個字及以下詞語:撥掉、將來、烏鴉、梨樹。

  2、分角色朗讀。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

  教學準備:

  師:猴子、烏鴉、麻雀、杜鵑的頭飾、課件。生字卡、收集諺語。

  教學策略設計:

  1、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并把這種信任的態度傳遞給學生,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對自己的學習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2、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4、合作學習、精心設計。

  5、及時評價、促進發展。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大家都很喜歡動物朋友吧!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哪位好朋友?(出示“猴子”頭飾,并貼在黑板上)那“猴”字大家認識嗎?請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寫下來。(板書“猴”字)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猴”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如果不認識,爭取怎么記住它呢?

  在你的印象中,猴子是個什么樣的動物?今天,我們來學習“猴子種樹”這篇課文,看看這只猴子表現得怎么樣?

  二、閱讀、識字

  (一)交流讀書方法:請同學們想一想,在讀課文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學生各抒已見后,老師出示課件: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并努力地記住字形。2、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三)檢查讀課文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糾正字音。如“結果”在這里是開花結果的意思,應該讀“jie guo ”。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反饋易讀錯的字、詞、句,并進行練讀。

  (4)再指個人或小組讀。

  (四)認讀生字(出示課件2(6個生字)齊讀、個人讀、比賽讀)、交流識字方法。

  (五)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指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出示課件3),然后描紅、寫字、評價。

  (六)讀詞,并交流諺語、農諺。(出示課件4)

  (1)學生說說自己收集的諺語。⑵教師出示諺語。

  學生填空:三百六十行, 。

  天下無難事, 。

  書讀百遍, 。

  三、朗讀、感悟。

  (1)出示課件5:我會合作:1、課文一共寫了( )組對話;

  每組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組對話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想一想、試一試怎么讀才能讀好烏鴉、麻雀、杜鵑和猴子的話呢?

  (2)小組練讀、指名讀、評議、再練讀。(教師指導朗讀,并適時地進行范讀)

  (3)組織學生讀下面的一組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然后組織學生用“耐心”說話)

  (4)指導學生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表現出猴子失望的心情和對猴子做法的惋惜。

  (5)交流討論:猴子為什么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你認為怎樣做才好?

  (6)內化語言,表演故事。(引導學生把動物們說話的動作和語言演好)

  四、拓展知識,積累語言。

  (1)讀一讀“詞語花籃”里的詞,學著寫幾個在空花朵上。

  (2)讀《自主閱讀》中的《猴子種玉米》和《沒有耐心的耐心人》,體會其中的道理。

  板書:

  種梨樹——五年太長

  種杏樹——四年太長

  猴子種樹 種桃樹——三年太長 一事無成

  種櫻桃——沒有成活

  不能盲目聽信人言,做事要有耐心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猴、梨、施、肥、諺等14個生字,會寫“拔、掉、施、肥、將、桃、種、短”8個字。

  2.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表演。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難點

  1.熟讀課文,明白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方法:分角色朗讀感悟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都愛吃什么水果?

  師:這不,最愛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動手,栽種了一棵梨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讀文識字,分組學習。

  1.用筆畫出不認識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組內交流識字情況,教師巡視。

  (注意“拔”右邊是由“友”和“`”組成。)

  3.檢查讀音情況。

  (1)指名,開火車認讀。

  (2)討論認準生字的.方法:

  (3)擴充詞匯,生為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多。

  4.師:現在誰能把課文讀下來了?(生接龍讀課文,其他生認真聽,然后師生共同評議。)

  (二)讀文了解課文內容。

  1.分組讀文,并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在讀的過程中,你們覺得哪個句子比較難讀,多讀讀。

  3.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以上句子,體會它們的異同。

  三、鞏固識字、寫字。

  1.整體觀察字形:

  2.與橫豎中線相關聯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四、作業。

  書寫生字并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朗讀。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讀生字,檢驗生掌握知識情況。

  (二)檢查朗讀。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同學們默課文,邊讀邊思考,并畫出有關語句:都有誰和小猴說話?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小猴聽了,有什么表現?

  個人自學,小組交流,集體學習。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題回答問題。問:有不同意見嗎?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其他人談聽后感受。

  (4)分角色練讀。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總結本段學習方法。

  2.自主學習第4—7自然段。

  (1)按照投影出示的自學要求學習

  自學要求:

  (2)默讀第四——七自然段。勾出小猴子想的話。

  (3)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改種了哪幾種樹?結果怎樣?

  (4)你從小猴子的話中明白了什么?

  派代表回答以上問題,師指導朗讀書上相應重點句子。

  3.問: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嗎?(生說小猴種樹的結果。)

  4.討論。

  為什么小猴沒有種成樹?它應該怎么做才對?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了解學習鏈接有關農諺的知識。

  三、角色表演,加強理解。

  1.自愿結合小組,分配角色,準備表演。注意:語言表達要到位,表情、動作要適當。

  2.上臺表演,同學評價。

  四、放飛想象,拓展思維。

  師:小猴子接受了經驗教訓,第二年它又開始種樹。烏鴉看見了飛過來勸它。如果你是小猴子,會怎么說?怎么做?

  五、作業。

  回家給家長感情朗讀或表演。

  板書設計:

  梨樹

  烏鴉一

  杏樹事沒有耐心

  猴子種樹喜鵲無聽信任言

  桃樹成

  杜鵑

  櫻桃

  教學反思:

  《猴子種樹》故事本身極富兒童情趣,學生樂于學習。而且課文語言生動,通俗易懂,適合朗讀和表演。在教學中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引導學生明理的時候,尊重學生的想法,最終認識到做事不應象猴子一樣沒有耐心,沒有主見,急于求成,否則會一事無成。

  在表演中,因為學生已經從朗讀、說話練習中認識到了猴子的錯誤,所以,我覺得在指導表演時,可以不局限于課文的內容。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看法加入其中,更應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續編故事。不但是對課文的道理的進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鍛煉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樣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實的有對學生行為的指導意義。而我們教學課文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把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靈活應用。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分角色朗讀課文,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課文,讓學生認識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及果樹圖片、動物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想不想跟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呢?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

  2.出示猴子圖片,學生和猴子打招呼。

  3.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4.過渡:可是啊,猴子說想要成為它的好朋友,必須“闖五關,斬六將”。你們有沒有信心?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們現在開始闖關吧!

  第一關:字詞關

  出示生字寶寶,學生齊讀。

  第二關:初讀關

  出示課文內容,學生齊讀。

  二、深入讀書,研討體會

  第三關:精讀關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猴子開始種的是什么樹?你知道猴子是怎樣照料梨樹苗的嗎?從這可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2.交流反饋。

  (二)小組合作學習第2—7自然段。

  1.分好學習小組:第一組烏鴉組,學習第2、3自然段;第二組麻雀組學習第4、5自然段;第三組杜鵑組學習第6、7自然段。

  2.出示學習提綱

  (1)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小組選擇學習的自然段。

  (2)畫一畫:各組成員用“ ”分別畫出烏鴉、麻雀、杜鵑所說的話。用“﹏﹏”畫出猴子是怎么想的內容。

  3.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4.各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烏鴉組匯報學習情況。

  ①烏鴉組成員齊讀2、3自然段。

  ②指名學生讀出所畫的句子。

  ③理解:“農諺”和“梨五杏四”。

  ④用“耐心”口頭造句。

  ⑤教師范讀。

  ⑥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2)麻雀組用同樣的方法匯報學習情況。

  (3)杜鵑組匯報學習情況。

  ①出示課件:按課文內容填空。

  ②學生讀文后,完成填空。

  ③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三)學習第8、9自然段。

  ①指導學生齊讀第8、9自然段。

  ②學生討論:梨樹、杏樹、桃樹都成活了,可是猴子左等右等,櫻桃樹卻沒有成活,為什么呢?

  ③交流反饋。

  第四關:升華關

  討論平臺: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問題出在哪呢?是上了鳥兒的當嗎?那么樹沒種成怪誰呢?

  第五關:總結關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完成習題。

  三、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指名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動物,把課文的.內容演一演。

  四、知心對話,思想熏陶

  1.看到猴子因為沒有耐心而沒有種活果樹,你想對小猴子說些什么呢?

  2.小猴子也有話對你們說,聽聽它要說什么吧。(播放錄音)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4.學習了課文后,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

  五、作業超市,自主選擇

  1.畫一畫: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畫下來。

  2.演一演:課后找同學演一演。

  3.講一講: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教學反思

  《猴子種樹》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地拔掉快要成活的果樹,最終一事無成的事。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學中能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本課的教學要求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猴、梨、將、諺、櫻”,會寫“拔、耐、杜、短、將、鴉、梨”七個字及“拔掉、耐心、烏鴉、梨樹”等詞語,認識寸字旁。分角色朗讀。弄清楚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讀、書寫擴大識字量。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價值觀: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

  為輔助教學,我設計了比較引人的教具。有精美的圖片,有動畫,輕松的音樂,還有表演用的頭飾等道具。

  開火車、有節奏地拍手孩子很喜歡。在教學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先做一個開火車的游戲、拍手認讀詞語復習詞語,快速讀課文,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由此揭示課題,并就題抓中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當教學課文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了解猴子種果樹的經過和結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沒有主見,到頭來什么事都辦不成的道理。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請大家看1——3自然段,說說猴子首先種了什么樹?接著老師板書:梨樹,老師板書的時候,孩子怎么辦?跟著老師書空,不愧是一個好辦法。在我板書的時候孩子跟著書空,讓孩子的眼、手、腦都動起來,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線、漢字的筆順、詞語的識記,然后出課件:梨子圖片再過渡到學習第二自然段:這么誘人的梨子猴子吃到了嗎?

  在學習課文的第2至8自然段時,我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后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認為在學習第2、3自然段的時候要以扶為主,提出問題:正當梨樹快成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接著用課件形象感知,再返回課文看:烏鴉飛來了,干什么?說什么?誰來把烏鴉的話讀一讀?烏鴉這句話該怎么讀?同學們看他讀得怎么樣?然后看課件的句子“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用耐心說話。再理解農諺梨五杏四。最后分角色朗讀猴子與烏鴉的對話。

  教學課文第4——7自然段,在優美的輕松音樂里放手讓孩子根據合作學習要求學習。老師根據要求檢查。指導朗讀。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思維較活躍,一般能積極地進行思考,爭取回答問題,只是在回答的過程中,個別學生的表達不夠清楚,但是其他學生能及時地給予理更正。本文中有三句農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對這三句農諺的理解學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說,用自己的感覺去理解。

  總之,我在教學時抓住動物的特點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讓孩子懂得做事要有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以導“說”、“讀”、“疑”、“演”的過程來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

  在學習過程中,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猴子的評價可以多元化。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貪圖眼前利益,一心想著省事的人,最終,一無所獲。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準的事,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成功。另外也有幾點遺憾:

  1、因為回答問題都是點名,很多時候沒有配合用手指點孩子起來回答問題,因而攝相師的鏡頭有點跟慢,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特寫鏡頭不夠多。

  2、日常教學任務重,決定著手準備錄相課的時間短暫,準備以及編輯不夠充分。

  如果教學中準備充分一些,投入更多的熱情與時間,相信效果更好!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4

  學習內容分析《猴子種樹》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話故事,猴子先種梨樹,聽信烏鴉的話改種杏樹,又因麻雀的進言改種桃樹,最后又聽信杜鵑的話,種了櫻桃樹。猴子對別人的話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樹拔掉,結果一事無成。教學中要注意理解農諺的意思,讀懂猴子的行為是可笑的,愚蠢的,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對別人的話言聽計從。

  學習者分析學生普遍年齡小,大多7歲多,有的6歲。識字不多,閱讀量不夠大,知識面窄小,部分學生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久,需要老師用多種方法不斷地激發他們學習的'濃郁興趣。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猴、梨、施、將、鴉、哇、諺、拔、麻、雀、櫻”11個生字,會寫“拔、掉、杜、肥、短、將、鴉、梨”八個字及以下詞語:“拔掉、將來、耐心、烏鴉、梨樹”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弄清楚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讀、書寫,擴大識字量。

  (2)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及解決措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及解決措施通過學習理解課文,讓學生認識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教學設計思路

  為了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容,我在復習詞語的時候設計了開火車的游戲,拍手按照節奏讀詞語。在新授的時候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設計了合理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自主合作探究課文。

  依據的理論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在低學段閱讀課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培養學生隨文識字的能力。朗讀是低年級學生學習課文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課教學指導的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通過交流討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信息技術應用分析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內容與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

  認識11個生字會讀、會認。多媒體課件交流討論創設情景、提供練習和反饋

  會寫8個生字寫正確、規范、端正,會組詞。多媒體課件示范、觀察、練習提供練習和反饋

  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分析、理解課文多媒體課件討論交流理解故事內容,懂得道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談話導入,質疑激趣出示畫圖,板書課題。對課題進行質疑。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課文,感知語言出示生字及詞語,檢查生字讀音。布置學習任務。

  1、自由讀課文,從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2、交流識字方法,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3、把課文讀正確,想想主要講了什么?培養學生試學能力。

  思考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

  三、再讀課文感悟語言讓學生聯系課文相關段落,思考問題,結合觀察插圖,指導朗讀。

  1、讀猴子與烏鴉的對話內容,并觀察插圖,思考回答老師出示的問題。

  2、畫出麻雀、杜鵑說的話。練習朗讀。

  3、學習最后一段,交流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教會學生朗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理解課文。自主探究,交流討論。

  四、分角色朗讀內化語言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把猴子、烏鴉、麻雀、杜鵑說的話讀好。給學生創造朗讀展示的機會,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五、拓展練習積累語言

  1、讓學生讀一讀“學習連接”。

  2、讓學生讀一讀“詞語花籃”里的詞語。

  1、讀“學習連接”,了解什么是諺語。

  2、讀“詞語花籃”里的詞語,學寫幾個在空花朵上。讓學生積累語言。

  六、識記字形指導書寫引導學生分析筆畫,觀察生字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觀察,描寫,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讓學生掌握生字的結構及書寫方法,練習把生字寫規范、端正、美觀。

  七、總結談收獲鼓勵學生結合課文談收獲。談收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分角色朗讀,表演,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表演,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小黑板,掛圖

  教學內容:

  學會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愛吃什么水果?

  2、出示掛圖,師:你們看,和我們一樣愛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動手,栽種了一棵果樹。那它能吃到水果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猴子種樹》。

  3、板書課題:《猴子種樹》齊讀。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水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聽錄音范讀,學習生字詞。

  1、聽錄音讀,讓學生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從文中圈出生字,學生自主讀幾遍。

  3、合作探究,識記生字。

  字卡出示會認的字:猴 施 哇 諺 麻 雀 櫻

  字卡出示會寫的字:拔 掉 杜 肥 短 將 鴉 梨

  4、師: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的生字,再和同桌說說自己對生字的發現吧!(同桌互相交流)

  (1)師:誰愿意當小老師教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2)小老師領讀生字,師相機給予評價。

  (3)識記生字。

  生1:我發現了“拔掉杜肥短將鴉猴施哇諺麻”都是左右結構。

  生2:我發現了“雀梨”是上下結構。

  生3:我發現了“麻”和“雀”、“拔”和“掉”可以組成詞語朋友。

  生4:我發現了“杜”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木”+“土”就是杜。

  ……

  (4)下面老師可要看看小朋友學詞學句的本領如何了,馬上進入用本課的生字做游戲:(小組合作)

  ①第一組“一字組多詞”

  ②第二組“詞語接長龍”

  ③第三組“猜字謎”

  ④第四組“組詞說句子”

  4、觀察比較,指導書寫。

  (1)讓學生在生字當中找出認為最難寫的'一個字。

  (2)老師一邊講寫字要領一邊范寫難寫字。

  ①要求學生按照觀察——描紅——仿寫的順序認真書寫47頁“我會寫”里面的生字。

  ②老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并提示寫字的正確姿勢。

  【設計意圖:讓我是老師了激起學生的自信心,用多種形式把生字詞學好寫好。】

  三、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桌互讀,遇到那些作過標記的字還不認識就問同學或老師。

  2、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相機指導及評價。

  3、齊讀課文,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讀文的空間,養成好的讀書習慣。】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五、板書設計:

  猴 施 哇 諺 麻 雀 櫻

  拔 掉 杜 肥 短 將 鴉 梨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準備:教學展示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領悟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教學手段及方法:朗讀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只愛吃水果的猴子(出示“猴子”生字卡片)你能把它的名字讀準嗎?鼓勵:真棒,你的輕聲讀的很準確。我們一起把它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跟著老師一起寫,猴子的.猴是反犬旁)

  2、大家和它打個招呼吧!這只猴子天天想吃水果,于是他決定——種果樹(板書,“種”是本課的生字,是什么偏旁?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我們在識字3中學過,“禾”字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關系?) 與莊稼有關系。

  3、我們再一起把課題讀一遍,猴子種果樹,這里面有一個多音字,你能不能找到?你能分別組一個詞嗎?

  二、初讀課文

  1、猴子種了哪些果樹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快快地打開書本,認認真真地讀一讀,聽清老師的要求,讀準字音,課文讀正確。

  2、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真好聽,猴子都種了哪些果樹?用你們的筆在文中圈一圈。誰來說一說,猴子先種了什么樹?(相機板書,猴子先種了梨樹,可是它把梨樹拔掉了,又種了杏樹,接著杏樹也拔掉了,改種了桃樹,可是桃樹還是被拔掉了,又種了櫻桃樹)

  三、細讀課文前三段,指導朗讀

  1、我們先去看看它怎么種樹的?讀第一自然段,你能讀準嗎?(請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PPT展示澆水圖片,這是在干嘛?出示“澆水”生字卡片,這是“澆水”,你打算怎樣記住“澆”字呢?同學們說的真好,跟著老師一起寫一下吧,(教師板書,學生空中寫)你能換個偏旁變成別的字嗎?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貼相應的生字,哪位小老師愿意帶著大家一起讀一遍。老師這邊還有一首兒歌填空呢,看看你會不會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試一試?

  用火_____,用水_____,換上提手___一_____,左邊絞絲彎彎_____,豐衣足食很富______。真棒,我們一起拍手來試一試。2、小猴子不僅天天給小樹澆水,它還給小樹施肥,出示生字卡片“施肥”,仔細觀察,你打算怎樣施肥寫好看一點呢?說的真好,現在請同學們在書上的描紅處描一描,再寫一寫。(進行指導,把寫的好的同學在投影儀處展示,讓同學說說好在哪里,再讓同學們學習優點再寫一個)

  3、 小猴子天天澆水施肥,他想干什么呀?等著將來吃梨子。可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梨樹是不需要天天澆水施肥的,所以,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現在我們全班讀一讀,都來當一下急切想吃水果的猴子。

  4、可是一只小烏鴉飛來了,發生什么事情了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第三自然段,劃出小烏鴉的話。誰能把小烏鴉的話讀一讀?出示生字卡片耐心,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詞語。解釋耐心(不急躁,不厭煩,能把一件事堅持做完)小烏鴉為什么覺得猴子沒有這個耐心呢?它說了一個詞,教師出示“梨五杏四”,這是一句農諺,出示農諺。小朋友們知道什么是農諺嗎?農諺就是農民伯伯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李五杏四就是一句農諺。

  它告訴我們梨樹五年,杏樹四年才能結果。小猴子的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五年到底有多長呢?如果你們現在種梨樹,六年級的時候吃的到嗎?要等到初中才能吃到,確實挺長的。

  5、小猴子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一起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于是他就拔掉梨樹改種杏樹。出示生字卡片拔,帶讀兩遍,怎么拔的,你能模仿一下嗎?用什么拔的, 用手。所以是提手旁。杏樹桃樹櫻桃樹都有什么樣的結局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樹》教案(精選10篇)07-25

種樹優秀作文03-02

幼兒園中班種樹教案優秀范文11-26

種樹幼兒園教案03-07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優秀02-16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10-24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優秀10-23

《種樹郭橐駝傳》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3篇)09-23

高二冊語文《種樹郭橐駝傳》教案優秀10-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亚洲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