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魚我所欲也》閱讀練習題

時間:2021-04-12 09:27:54 九年級上冊 我要投稿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魚我所欲也》閱讀練習題

  【同步訓練】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魚我所欲也》閱讀練習題

  一、基礎訓練

  1、給加點字注音:

  不屑( ) 茍得( ) 妻妾( ) 蹴爾( ) 一豆羹( )

  2、本文選自 ,文中體現了作者 的觀點。

  3、解釋下列詞語:

  ⑴二者不可得兼(兼: )

  ⑵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 )

  ⑶所欲有甚于生者(甚: )

  ⑷一簞食,一豆羹(豆: )

  ⑸死亦我所惡(惡: )

  ⑹故患有所不辭也(患: )

  ⑺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由是: 是: )

  ⑻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

  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茍得: )

  ⑽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 )

  4、選出與成語“得過且過”中“得”意義相同的句子( )

  A、故不為茍得也 B、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C、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 D、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5、解釋下列多義詞:

  ⑴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

  萬種于我何加焉( )

  ⑶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⑷而: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者( )

  6、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

  7、用原文回答:

  ⑴孟子是怎樣用口腹之欲來類比舍生取義的?

  ⑵孟子認為什么樣的'人舍生取義?

  ⑶孟子認為什么樣的人舍義取生?

  ⑷孟子認為什么叫喪失本心?

  8、翻譯下列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⑵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⑶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⑷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⑸萬種于我何加焉?

  二、同步解讀

  ⑴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也。⑵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⑷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⑹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⑻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⑼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9、下列句子中“為”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B、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C、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D、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10、這一段共九句話,層次劃分正確的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11、本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

  A、分析論證 舉例論證 引用論證 B、舉例論證 分析論證 層進論證

  C、設喻論證 分析論證 引用論證 D、設喻論證 分析論證 層進論證

  12、選段中哪句話可以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13、文中“賢者能勿喪耳”,孟子還有幾句話是論證“賢者”使“本心”“勿喪耳”的,請寫出來:

  14、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魚我所欲也》閱讀練習題】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閱讀理解05-02

初三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09-21

初三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11-01

魚我所欲也說課稿11-04

《魚我所欲也》賞析11-03

《魚我所欲也》教案11-20

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10-04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0-01

《魚我所欲也》原文及譯文08-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