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孔子遇上魯迅900字
孔子強調的是“仁”,不是“禮”。現在我們把“禮”強化到人那里的時候,把人放到更高的位置了,現在中國人看他有沒有禮貌,有禮貌就是個好人,沒禮貌就是個壞人,哪能這樣呢?一個人可能是一個沒有禮貌的人,但是他可能是一個真誠的人,有的人可能很講禮貌,他可能是他可能在設計坑害你呢。還是以“仁”來感受人,這是孔子思想和其他人根本的區別,孔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你不是出于從整體的利益,不是為了大家好,你講理有什么用處呢?你不是為了大家好,不是為了整體的發展,音樂有什么用呢?你整個文化藝術不是為了民族,不是為了整個民族的人生、我們的追求,我看這個小說做什么?你彈那個音樂做什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人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我所有的標準人在社會上都是以人的整體利益在發展的。當然他還是一個教育家,但是在這一套思想我們知道,從抽象的意義上我們不能夠否定,但是這套思想到了后來到了真正成為統治者的思想是董仲書的時代。在孔子的時代我們也必須看到,孔子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對“仁”的一種思考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一個思想家什么都給你想好,有些大的知識分子在提到儒家文化就不行了,甚至我上一次參加一個儒學討論會,發了一個脾氣,就是現在儒學、國學搞到什么程度呢?搞到我們中國來說要成立“儒家共和國”。要政治儒家化,要用儒家思想把全國的經濟統一起來,把全國的政治統一起來,文化教育更不用說了。要儒家一統化,要一統儒家思想,我說這不是說著玩的嗎?孔子思想是很偉大,但是任何一個個人的思想他能夠把全人類的所有的合理性,所有的東西都能夠囊括在一起嗎?
有些人說魯迅不寬容。但是你看一看魯迅的小說,你就可以看,他對哪一個人不寬容了?大家看一看那個趙太爺在跟白毛女當中的黃世仁比較一下(寬容多了)。趙太爺是不是地主啊?但是當魯迅死了以后,但是當魯迅那個“我”,就對趙太爺也沒有說出一句惡毒的話來,為什么?那是一種文化,趙太爺在主觀上來說沒有做什么壞事,今天來說趙太爺
【當孔子遇上魯迅900字】相關文章:
當劉鴻宇遇上孔慶東900字04-06
為魯迅先生當助手作文800字03-24
孔子周游列國01-09
孔子的怪壺01-09
名人孔子的故事08-20
孔子拜師勵志故事11-05
《禮記》禮記·孔子閑居06-14
史記孔子世家翻譯05-16
《孔子集語》表06-25
《孔子集語》序06-25